台北市長蔣萬安17日在北檢前聲援遭羈押的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並喊出建議推動倒閣,讓國民黨內掀起討論。對此,國民黨政治粉專「新共和通訊」今(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黨主席朱立倫走上街頭,號召黨公職與支持群眾到北檢抗爭,這是極為罕見的,由國民黨中央直接組織的群眾街頭抗爭;甚至有人私下提問「這是不是辛亥革命以來第一次?」而上街後的民氣要往哪裡去?回到體制內的「倒閣」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對於為何要現在推動倒閣,新共和指出,第一是化被動為主動、讓政治議程重設定,原本藍營應戰親綠民間罷免團體,一直處於被動地位。現在個別立委的言行、過往和親友被綠營放大檢視、扭曲抹黑、甚至批判羞辱,佔據媒體版面,都構成對國民黨整體形象形成「鈍刀子割肉」的漫長凌遲。
新共和續指,但若轉進「倒閣」戰場,一來藍營的角色可轉為主動,議題焦點也可以轉向真正重要的國政論戰,如「賴十七條」對自由人權的壓迫,如對國際關稅戰因應的成敗,如綠營執政荒腔走板的言行與司法雙標。此外,倒閣重選的期程,相對於罷免過程的漫長,也能有效縮短政治動盪的時間,這更能回應許多「厭亂望治」經濟選民與中間選民的期待。
其,新共和認為,可以化零為整凝聚支持者與社會,原本罷免攻防分散在各個選區,容易被各個擊破,拉到全國性的「倒閣」戰場,才能整合全黨資源,凝聚藍營支持者的士氣。透過倒閣與國會的全面改選,才能讓原本在罷免亂局被邊緣化或「自我邊緣化」的民眾黨人和白營選民,也有參與的機會,使得這群超過10%的關鍵民意板塊,能夠動起來,發揮反制賴清德政權的作用。 (相關報導: 台積電又不小心幫開「法會」?郭明錤點名「這2家股價」:科技業投資情緒指標 | 更多文章 )
在時間點上,新共和認為,數月前早有藍營要角私下倡議倒閣,但國民黨中央和諸侯大咖們仍遲不鬆口,謹慎以對;然而過去一個半月來,大家目睹一系列讓人憂心的國家與社會危機,從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到台灣賴清德17條,一系列重大事件,突顯初當台灣面對諸多外在挑戰的此刻,賴政府卻仍醉心於集權內鬥,未能把時間精力用在真正團結台灣、提升台灣、面對挑戰,這也積累成社會大眾的諸多不滿,只缺一個引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