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帳戶罰不重?基隆婦傻助23萬元詐騙資金流出,遭法院1理由重判10年

江婦主動提供自己3個銀行帳戶,交由一名身分不詳、自稱「NANA」的人使用。(示意圖/圖片來源Pixels)

一名基隆江姓婦人將自己名下3個金融帳戶交由陌生人操作,短短3個月內協助將超過20筆款項轉為虛擬貨幣。雖然她實際經手金額僅23萬元,卻因涉入多起詐騙金流處理,被認定共犯20起詐騙案件。基隆地方法院審理後認定其行為屬「製造金流斷點」,使被害人難以追回損失,依照「分論併罰」原則重判10年徒刑。全案仍可上訴。

協助「NANA」處理金流 帳戶成詐騙工具

判決指出,江婦在2023年9月前,主動提供自己3個銀行帳戶,交由一名身分不詳、自稱「NANA」的人使用。只要帳戶收到款項,她便依照對方指示,將資金兌換為虛擬貨幣,再轉入指定電子錢包。她每筆交易可抽取10%作為「酬勞」。

整個合作持續至2024年1月,共有20筆可疑資金進出,總金額約23萬元。江婦在這期間協助轉換虛擬資產,未進行任何交易背景查核,也從未確認資金來源是否正當。

台南一名老翁遭詐騙400萬元投資虛擬貨幣,警方成功追回49萬。(示意圖/取自pexels)
江婦將帳戶提供他人非法使用,形同協助詐騙集團處理資金,製造金流斷點。(示意圖/取自pexels)

詐團被害人報案 江婦遭起底涉20罪

事件曝光始於一名受害人察覺帳戶資金異常流失而報警。警方深入追查後,意外挖出多達20名受害人,涉及同一金流處理脈絡,並循線查出江婦名下帳戶為共同交集。多名受害者隨即提告,江婦因而被起訴。

初到案時,江婦辯稱自己與「NANA」有商業合作關係,且初期交易「並無異狀」,還聲稱對方要求她不要與「客戶」聯繫,理由是貨品出貨流程複雜。但在警方進一步追查與訊問後,她終於坦承全數過程與犯行

法院斥其製造金流斷點 重判10年徒刑

基隆地院法官指出,江婦未審慎查核交易對象,即將帳戶提供他人非法使用,形同協助詐騙集團處理資金,製造金流斷點,使20名受害者損失難以挽回。由於每筆資金來源不同、受害者各自獨立,法院認定江婦涉入「20起犯意各別詐欺案件」,依法分開計算罪責。

最終江婦被依「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共20罪,各判2年徒刑,合併應執行刑期10年。全案仍可提出上訴。 (相關報導: 騙走直銷公司8000多萬!離職員工假造龐大下線「詐貨又A獎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