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錢人就贏!留學生家長:沒移民金卡一樣錄取美國名校,關鍵是這2件事

許多家長擔心,有了美國身分的富二代子女,是否能更容易擠進哈佛、耶魯、史丹佛等頂尖學府?(示意圖/取自pexels)

「看到有錢人只要投資就能拿海外身分,真的會擔心孩子在海外名校申請上輸在起跑點。」來自台中,一位高三學生家長最近在說明會上提到的心聲,也代表了許多中產家庭的焦慮。美國政府日前宣布「金卡簽證」新政策,只要投資500萬美元就能取得永久居留權。對全球富裕人士而言,這是一項大禮包;但對打算靠學業實力進入美國大學的學生與家庭來說,卻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身分焦慮」。許多家長擔心,有了美國身分的富二代子女,是否能更容易擠進哈佛、耶魯、史丹佛等頂尖學府?這會不會變相排擠掉真正靠成績申請的國際學生

擁有美國身份≠名校入場券,錄取關鍵還是「實力」

根據全球最大升學顧問機構 Crimson Education 的分析,升學門檻沒變,變的是你對「競爭」的理解,家長的擔心其實抓錯了焦點。「美國大學錄取標準一直以來就不是看你是哪個國籍,而是你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與潛力。」Crimson 的資深顧問表示,「就算你是美國人,學業表現不突出、背景不夠紮實,名校照樣不錄取。」

事實上,美國大學的招生與移民制度是完全分開運作的。擁有美國身分,只能影響你是否算「本地生」或「國際生」,但無法繞過學術成績、課外表現、申請文書與面試的關卡

國外
 

專家也提醒,「金卡」並不是競爭的關鍵,提早準備才是。以哈佛為例,2024 年的錄取率僅有 3.4%。面對全球上百萬優秀學生爭奪頂尖大學的少數名額,專家建議孩子需從7年級就開始探索自身的興趣及優勢,直到9年級後針對自身的優勢之處進行更深度的準備,例如參與國際競賽、創建社團展現領導力,而從11年級起,便需擬定最後的申請策略及SAT、AP、IB等各項考試。「比起擔心富豪移民,不如思考你的孩子是否已經開始了他的升學布局?」

一位曾送兩個孩子出國留學的媽媽也分享:「我們家沒辦法投資移民,但我們提早三年開始準備英文、課外活動和大學入學考試,孩子一樣拿到杜克和UC Berkeley的錄取。只要策略正確、持續累積,結果不會輸給金卡。」

顧問建議:選對方向、展現深度,才是勝出的關鍵

身份是加分,但實力才是決勝。擁有美國身分確實在未來的實習、找工作階段可能會比較方便,但在申請大學這件事上,依舊是看實力說話。Crimson Education 顧問提醒:「真正成功的申請人,是那些選對科系、精準展示自己的學生。他們不見得有最華麗的資源,但有最明確的目標與自我掌握力。」

別讓「金卡」成為焦慮的理由,讓準備成為你孩子的護城河。金卡簽證是新聞,實力準備才是務實。家長應把焦點拉回:孩子是否選對方向?有沒有策略性規劃課外表現?是否展現出有深度、有視野的申請故事?才是真正應該關注的重點!

作者:Crimson Education紅序國際教育 台灣區總經理 Judy Liang梁謹如表格來源:Crimson Education紅序國際教育 (相關報導: 台灣最強高中是它「比建中更難考」!94%上國立大學醫科,家長跑到外縣市搶學籍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