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機場食物千萬別吃!專家揭飲食地雷,「1款飲料」也別碰

食安專家提醒,機場裡有四種常見的食物與飲品最好避免食用。(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許多人完成登機手續、順利通過安檢後,會選擇找間餐廳吃點東西、喝杯飲料,等待登機,然而,食安專家提醒,機場裡有四種常見的食物與飲品最好避免食用,否則不僅可能引發腸胃不適,還可能讓整趟旅途變調。

根據《Parade》網站報導,食安顧問公司 Active Food Safety 專家Michelle Wollenzien指出,由於機場人流密集,員工若生病或食品處理不當,都可能增加食品安全風險,進而對旅客健康造成威脅。

雖然機場內的衛生條件難以全面掌控,專家仍提出幾項飲食建議,首先,在機場會觸碰到各種物品,因此勤洗手至關重要;其次,購買即食商品時,應仔細檢視包裝資訊與食品新鮮度,並盡快食用完畢,以降低細菌滋生風險。

除了上述一般性建議外,專家也特別提醒旅客,有四類食物與飲品應避免在機場食用,包括預製三明治、沙拉、壽司和生魚片、汽水機和飲料機。

1.預製三明治

在機場購買的預製三明治若冷藏不當,恐成為細菌滋生溫床。Michelle Wollenzien指出,若冷藏溫度未達標,預製三明治等即食食品可能會腐敗,孳生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

她進一步說明,許多機場即食食品區的冷藏櫃會設有小型數字顯示器來標示溫度,但這些設備並不具備警報功能,一旦溫度異常升高,也不會發出提醒,若食品冷櫃無法維持適當的溫度,細菌就會再次大量繁殖。

此外,未經高溫殺菌處理的熟食三明治與綠葉蔬菜,因無法透過烹煮消滅潛在細菌,食安風險相對更高。為了降低感染機率,Michelle Wollenzien建議,旅客應優先選擇不含生菜或豆芽的熱三明治等加熱食品,以確保食物在食用前已經過適當的高溫處理。

2.沙拉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高級食品安全推廣助理Martin Bucknavage指出,如果一家餐廳處理多種食材,交叉污染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他強調,觀察廚房衛生環境與工作人員的衛生習慣十分關鍵。

Michelle Wollenzien也補充道,凡是提供多種配料的飲食選項,風險自然提高,因為員工常需在短時間內快速處理多樣食材,可能因趕工而忽略食安細節。她建議,民眾在選擇機場餐點時,盡量避免含有生蔬菜的冷食,改選加熱處理過的熱食。

3.壽司和生魚片

Michelle Wollenzien指出,壽司中的生魚片若未保持在適當的低溫,可能會滋生細菌,進而產生有害組胺,這是導致食物中毒的潛在危機之一,「從食品品質與安全的角度來看,魚類的保存溫度應該比其他蛋白質更低,才能有效防止細菌滋生」,然而,在機場環境中,餐飲業者本就難以穩定維持冷藏櫃溫度,使得生魚片等高風險食材的安全性更令人擔憂,「正因如此,我在機場會避免購買含有生魚片的壽司」。

4.汽水機和飲料機

Michelle Wollenzien表示,機場人潮眾多,使得公共飲料設備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加上部分飲料機缺乏妥善清潔與維護,更可能影響飲品衛生。她直言,在機場環境中,與其冒險飲用汽水機和飲料機,不如選擇瓶裝飲料來得更安全。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