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產業喊救命!專家示警降關稅恐「2500家倒閉、30萬人失業」,800億元直接蒸發

若國產車銷售量因進口車競爭下滑,整車廠恐無利可圖面臨關廠,零組件廠也將隨之撤離,產業鏈瓦解恐致30萬人失業。(資料照/洪煜勛攝)

隨著台美可能進入「零關稅」談判階段,國內汽車產業面臨嚴重挑戰。台灣現行進口小客車關稅為17.5%,貨物稅則為25%,一旦降為零,將對國內整車與零組件產業造成巨大衝擊。

降關稅恐衝擊台灣汽車產業

台灣汽車產業包括6大整車廠與超過2,500家零件廠,從業人口達30萬人。整車製造約5.2萬人,零組件產業則多為中小企業,從業者達24.8萬人,占整體產業約八成。若國產車銷售量因進口車競爭下滑,整車廠恐無利可圖面臨關廠,零組件廠也將隨之撤離,產業鏈瓦解恐致30萬人失業。

經濟部評估指出,關稅調降將造成高達523億至600億元的稅收淨損,且目前並無可行的替代財源。車輛公會警告,若缺乏配套就貿然降稅,不僅會造成2,500家工廠倒閉、產值損失逾800億元,更會摧毀汽車產業長年建立的供應生態系。

在產業界憂心汽車業將淪為談判的犧牲品之際,政府雖表態會協助轉型,包括規劃「以新換舊」、考慮取消貨物稅、擴大內需、保留在地生產等策略,但各界仍擔憂轉型未及,失業潮與產業信心崩盤恐先一步到來。

車輛公會4點反對進口車降關稅

車輛公會於4月9日緊急召集整車與零組件高層會議後提出聲明,強烈反對貿然開放零關稅,並提出四大重點主張:

1、不成比例的代價:台灣汽車與零件對美出口不到2%,卻可能成為對美談判的犧牲品;反映出風險與貢獻極度失衡,不能以產業與30萬家庭的生計為代價,換取象徵性讓步。

2、產業命運共同體:整車與零組件密不可分,一旦整車廠停擺,勢必引爆連鎖崩盤,衝擊整條供應鏈,導致產業系統性瓦解。

3、電動車與智慧移動契機不容錯失:台灣在電動車三電、智慧座艙、AI與半導體整合具競爭力,若沒有本土整車平台支撐發展,等同斷送參與全球電動車賽局的機會。

4、汽車產業是工業之母:涵蓋鋼鐵、橡膠、塑膠、機械、電子等重要基礎產業,並連動國防與軍工供應體系,不應輕易放棄。 (相關報導: 台股崩盤千檔跌停!專家曝「這3檔」無懼美國關稅,逆勢抗跌成避風港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