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豪雨,重創嘉義縣中埔鄉嘉141線0K+500處,造成道路下方坡趾嚴重崩塌。嘉義縣政府建設處透過縝密的監控分析,找出潛在的致災原因,並積極爭取到中央6千萬元經費進行復建工程。歷經波折,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預計將於今年8月完工,嘉義縣長翁章梁今(9)日特別會同中埔鄉長李碧雲及縣議員莊竣傑前往現場,實地了解工程的最新進度。
嘉141線是中埔鄉中崙村與同仁村居民通往中埔市區及大埔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攸關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與經濟發展。建設處長郭良江說明,雖然109年9月豪雨當時道路並未立即發生坍方,但在後續的日常巡檢中發現裂縫,為確保安全,縣府與公所協商後決定先行封閉道路。不幸的是,後續的降雨加劇了災害,最終導致路基崩塌。
為了維持交通暢行,中埔鄉公所積極與地主協調,在崩塌路段上方闢設臨時便道,同時啟動了詳盡的地質調查與邊坡監測作業。這項作業包含了地下水位觀測井的設置、災前與災後衛星影像的分析比對,以及地質資料的全面蒐集,目的在確認是否有深層滑動的跡象。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崩塌的主要原因在於該路段緊鄰凍子腳溪一個90度的急彎處,屬於河流凹岸的沖刷地帶。在豪雨的長期沖刷下,順向坡的坡腳逐漸裸露,進而引發大規模的坡面崩塌。為避免災害進一步擴大,縣府團隊首先進行了凍子腳溪的整治工程,以優先保護道路的基腳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進行期間,嘉義地區接連遭遇了113年6月的豪雨以及同年7月的凱米颱風,然而,道路的下邊坡並未因此造成災害擴大。更令人振奮的是,今年1月21日發生嘉義大埔強烈地震時,當時道路的基樁工程已經完成,也未受到地震的影響,這充分證明了縣府團隊歷經兩年監測所找出的致災原因以及制定的復建對策是有效且成功的。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先前曾率領中央相關單位前往工地視察,對於嘉義縣府團隊從監測階段就精確鎖定致災原因,到後續設計施工過程中克服狹窄道路、裸露岩盤及陡峭坡面等多重挑戰,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他特別讚賞施工團隊精密安排的施工順序,有效避免了災害的擴大。 (相關報導: 快訊》國家警報器都響了!宜蘭規模5.8地震「東北部都有感」,3級以上至少7地區 | 更多文章 )
翁章梁強調,面對道路崩塌,縣府的目標不僅僅是修復路面,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分析致災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上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他表示,嘉141線的復建工程在各項工序上的完善規劃,已獲得中央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肯定。翁章梁也感謝施工團隊在嚴峻的環境條件下,努力加速工程進度,力求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的通行環境,同時也感謝地主願意配合提供改道路線,以維持當地居民的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