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敵友,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國徵收「對等關稅」,以對中國課徵高達54%的總稅率最為嚴厲,中方也立刻採取所有美國進口商品課徵34%關稅強硬反制措施。不過,俄羅斯卻意外被川普政府豁免,甚至可能成為這場貿易關稅戰中最大的地緣經濟受益者。
俄羅斯未被川普政府列在「對等關稅」名單中引發全球譁然,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接受福斯新聞《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提出解釋,俄羅斯未被納入新一輪關稅清單,是因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已採取實施全方位制裁,雙邊貿易「實質上已停止」。
美國對烏克蘭課徵10%關稅,俄羅斯卻「沒事」
然而,以上說法經不起數據檢驗。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數據,2024年美國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達35億美元,主要商品是肥料、鉑金、核燃料,相關數據遠高寮國、斐濟等在「對等關稅」名單中的小國。換句話說,川普政府的選擇性出手,究竟是技術性判斷,還是某種戰略性留白,已是國際高度觀察焦點。
與俄羅斯的「豁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川普政府卻對烏克蘭課徵10%的關稅。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去年美國從烏克蘭進口規模僅8.74億美元,烏克蘭自美進口商品規模達34億美元。針對遭美國國課徵10%關稅,烏克蘭副總理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已發出警告,「這將嚴重衝擊烏國中小企業」。
對烏克蘭來說,這無非是「盟友」最無情的打擊,但對俄羅斯而言,則是意外贏得的一場象徵性外交勝利。
想發中國財,俄羅斯鎖定「能源、農產品、核燃料」
然而,俄羅斯打的如意算盤不僅如此,俄羅斯正瞄準美中貿易戰加劇,可能趁機獲取利益的機會。根據《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 )分析,俄羅斯將瞄準三大領域。
1.能源替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退場,俄羅斯上場
中國一旦對美國進口能源實施報復性關稅,俄羅斯天然氣與LNG將成為首選替代方案。北京當局可能將加速擴大透過「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管線的進口量,並增加對俄LNG採購,彌補供應缺口。不過,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進口LNG佔整體比重不到1%,煤與石油比重也分別低於1%以下,加上北京政府長期追求能源多元化政策,俄羅斯可以從中獲取的利益可能有限。

2.農產品替代:從緊急備胎到戰略供應商
在中國針對美國農產品(如大豆、牛肉、玉米)加徵關稅後,俄羅斯農業產品可能快速補位。若北京放寬對俄小麥進口門檻,俄國有望從「應急來源」晉升為中方糧食安全的結構性支柱。
3.戰略資源:重塑供應鏈下的備援力量
科技戰與出口管制加劇,中國勢必尋找非美歐供應鏈以降低風險。俄羅斯出口的鉑金、化肥、核燃料等戰略資源將成為「去風險化」的新工具。中俄貿易也正加快去美元化,尋求本幣結算與雙邊資源互換的新貿易機制。
美方暫不對俄國出手,斡旋俄烏停火更有籌碼
儘管川普政府在這一波「對等關稅」名單中豁免俄羅斯,而俄羅斯極可能在美中貿易戰加劇之際從中得利,但股市卻仍遭逢龐大賣壓。俄羅斯原油出口價格跌破每桶60美元,經濟結構性脆弱再次浮現,衝擊MOEX俄羅斯指數上周暴跌8.05%。
川普近期威脅,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不配合美國斡旋俄烏戰爭停火的努力,將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徵收關稅,石油貿易是俄羅斯戰爭機器的生命線,相關關稅將導致俄國的對外貿易更加困難。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 )研究員、前俄羅斯央行官員普羅科彭科 (Alexandra Prokopenko) 向《紐約時報》表示,川普可能會推遲對俄羅斯實施新的經濟限制,作為和平談判的籌碼,「我認為這是一個政治決策,川普不希望在與普京會談期間讓緊張局勢升級。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已公開放話:「川普不會陷入無止境的談判陷阱,我們會很快知道俄羅斯是否認真對待和平。」 (相關報導: 美股恐慌賣壓出籠!「股神」巴菲特推薦讀19世紀詩作《如果》:投資人要謹記這原則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