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不僅將利用關稅戰讓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一步暗示將暫停《晶片與科學法案》撥款,以敦促獲得該法案補助的半導體業者大舉在美國投資規模,以效法台積電在原先承諾的650億美元投資上,再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
根據彭博(Bloomberg)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目標是在不增加聯邦撥款的情況下,獲得數百億美元的額外半導體投資承諾。他甚至表示可能取消已達成協議的補助發放,以促使企業加大投資力度。不過,盧特尼克可能有意把《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中的25%投資稅收抵免當成吸引企業投資利基,然而,若要修改稅收抵免幅度則需要國會批准。
彭博尋求美國商務部對回應,但尚未獲得答覆。
《晶片與科學法案》於2022年通過,撥款520億美元以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主要受益者如台積電、英特爾(Intel)、美光科技(Micr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和德州儀器(TI)等公司。

然而,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領導下,資金發放進度不僅已經放緩,川普認為關稅更能激勵企業在美國本土建廠,先前還呼籲國會廢除《晶片與科學法案》,並已簽署行政命令,在商務部內設立美國投資加速器辦公室,旨在促進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投資,並管理《晶片與科學法案》資金。
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細節時,是否進一步宣布針對外國生產晶片課徵關稅引發高度關注,其後續負面影響是台積電、三星電子等業者若受到關稅威脅,是否願意增加美國本土投資,仍有待觀察。 (相關報導: 英特爾新CEO陳立武:「官僚扼殺創新」 要改革公司文化,持續投資晶圓代工業務 | 更多文章 )
目前因為《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款發放緩慢、規模減少,三星已經縮減德州投資計劃,美光也放慢在紐約州第三座生產廠的建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