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川普32%重稅衝擊 張善政建議:去年5283億超徵稅收派上用場

桃園市長張善政建議中央可規劃將2024年超徵的稅收,在這2年用於4大方向。(資料照,桃園市政府)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32%,各界擔憂恐致經濟衰退,桃園市長張善政建議,中央可規劃將2024年超徵的稅收,在這2年用於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及搶占全球技術前沿。

張善政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宣布大規模加徵關稅,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承受如此鉅額的關稅,絕對可能引發產業動盪、股市恐慌甚至實體經濟衰退,此刻,台灣不能內耗,更不容誤判情勢。

張善政指出,桃園市是全國製造業重鎮,電子零件、電腦電子產品及汽車零組件這3大主力產業,合計佔全市工業年產值約4成,同時,桃園也是AI伺服器、PCB、記憶體模組、伺服器機構件等關鍵產品的重要供應地,這些供應鏈的業者都將直接面對美國高關稅的挑戰。

張善政提出,中央應有短、中、長期的應對措施,建議中央可規劃將2024年超徵的新台幣5283億元稅收,重點在這2年用於以下4大方向。

1、緊急紓困:迅速與產業組織共同盤點,針對因關稅壁壘而面臨訂單取消、營運困難的企業提供及時雨,例如利息補貼、營運資金貸款等;同時,也需穩定勞工就業,提供必要支持,緩解立即性的衝擊。避免產業動盪影響金融與勞工權益。

2、數位轉型:投入資源加速產業導入AI、大數據分析、智慧製造等技術,藉由提升生產效率,強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根本競爭力,降低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3、產業鏈重組:積極輔導企業強化供應鏈的韌性與彈性,支持業者對生產基地多元化佈局,並且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4、搶占全球技術前沿:鼓勵並補助有潛力企業投入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政府亦應積極投入研發,尤其在半導體、AI、機器人等戰略領域,掌握核心技術自主權,從根本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唯有無法輕易替代,才能擺脫價格競爭。

張善政表示,若中央支持,桃園願意運用自身全台最大工業產值與最成熟AI產業廊帶的優勢,帶頭示範相關計畫的落實。桃園已擬定初步應對策略,期盼能儘速與中央相關部會展開對話,整合資源,公私協力,共同將衝擊降到最低。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