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的第二天率先揭露了台積電與英特爾建立合資企業的消息。The Information在3日的獨家報導中指出,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為的是營運英特爾的晶片製造工廠。此事如果屬實,意味著台灣又失去了更多談判與反制的籌碼。
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導,台積電與英特爾已經達成初步協議,在新成立的合資企業中佔有20%的股份。而兩家公司之所以會共同出資合作,是因為白宮和商務部官員在背後的持續努力,希望台積電幫忙解決英特爾的長期危機。The Information也明確指出,台積電的入股就適應美國政府之邀。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卸下英特爾執行長的季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的專訪中表示,台積電的千億美元赴美投資案,對美國恢復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幫助不大,因為「台積電的所有研發工作都在台灣,他們沒有宣佈要把這部分遷到美國」。
對於英特爾和台積電合資成立新企業一事,英特爾和台積電拒絕置評,白宮目前也沒有回應。

路透指出,英特爾錯過了人工智慧引發的半導體熱潮,季辛格雖然投入數十億美元希望重新擦亮晶片製造的昔日榮光,但終究未能提供台積電的超高水準代工服務。英特爾去年也創下188億美元的淨虧損紀錄,公司股價更是蒸發了六成之多。英特爾今年3月任命前董事會成員陳立武為執行長,希望他帶領英特爾振衰起敝。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將投資美國至少1000億美元,並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1處研發中心,引發台灣對「護國神山」出走的疑慮,這項投資也讓台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來到1650億美元。不過魏哲家與賴清德總統在國內記者會指出,搬到美國的研發中心並非台積電「真正的研發中心」,不會導致台灣研發的競爭力不保。

但後來川普又在媒體的訪問中片面加碼,宣稱台積電會對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外界一直不清楚這是川普口誤、他慣有的誇大其詞,抑或是台積電又私下加碼。這回美國媒體宣稱英特爾要入股20%英特爾的晶片製造事業,看來台積電是真的繼續增加投資。另一方面,台積電除了出錢,是否提供「技術出資」—在研發方面是否如季辛格所說「應該要將研發中心也搬到美國」,後續發展更值得國人關注。 (相關報導: 他說了川普心裡話?英特爾前執行長:想當晶片製造龍頭,美國需要的是台積電研發中心 | 更多文章 )
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師喬安(Joanne Chiao)日前估計,美國目前在先進晶片生產的全球市場約佔11%、2030年將翻倍至22%,台灣則將從71%降至58%。一位晶片設備高管告訴《日經亞洲》:「如果在美投資完全落實,必然削弱台灣作為全球先進晶片生產的核心地位。畢竟,你不能期望台積電在台美兩地都複製出昂貴的製造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