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已在烏克蘭戰爭中組成了一個軸心,一些西方官員稱之為CRINK。這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其中的國家都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感到不滿。
隨著這四個國家交換食品、石油、武器,在外交和軍事上相互支持,並設法確保這些行動不受西方制裁的影響,它們之間的合作穩步加深。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現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決心結束烏克蘭戰爭,這令該聯盟面臨一個關鍵時刻。如果川普促成停火,這四國之間的關係可能會鬆動。
但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專注於研究印太安全和經濟治國方略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約翰.朴(John Park)表示,如果川普無法促成停火,再加上美國對伊朗和中國施加更大壓力,可能會在無意中加深這種「專制國家的共同市場」。
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之間的合作並不新鮮。俄羅斯和伊朗曾結盟支持敘利亞的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中國長期以來都是北韓的主要支持者,而中俄關係多年來一直不斷深化。
但烏克蘭戰爭成倍地加強了這些聯繫,並促使這四個國家走到了一起。美國情報機構最近的一份評估報告稱,這四個國家「正在推廣替代體系,主要是在貿易、金融和安全領域與美國競爭」。
俄羅斯為了應戰急需各種燃料資源,由此處於該聯盟的核心位置。俄羅斯已開始從中國公司採購對於製造烏克蘭戰爭中所需武器至關重要的商品。
此外,長期受到國際制裁的北韓已向俄羅斯運送了大量彈藥,並派遣1.2萬多名士兵幫助俄羅斯作戰。烏克蘭上個月表示,俄羅斯目前一半的彈藥來自北韓。北韓的支持已幫助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將烏克蘭軍隊趕出了庫爾斯克地區。最近,北韓與俄羅斯的外交接觸比與中國的接觸還要多。
伊朗向俄羅斯提供了無人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在這場以使用無人機為主導的衝突中,對俄羅斯形成了至關重要的支持。伊朗已向俄羅斯運送了「見證者」(Shahed)無人機並提供了藍圖和技術援助,以提高俄羅斯自身的無人機製造能力。
開展軍事合作的同時,經濟聯繫也在加強。在被西方國家拒之門外後,俄羅斯已將大部分能源出口轉向中國,而中國則加大向俄羅斯出口後者無法從西方國家獲得的消費品。中國不支持美國主導的對俄制裁。
隨著兩國經濟聯繫日益緊密,中國和俄羅斯越來越多地使用本幣進行貿易,避開了美元。使用美元會讓它們更容易受到制裁,而這兩個國家也都懷有提升本國貨幣在世界貿易中影響力的雄心。
作為對北韓軍事支持的回報,俄羅斯允許數以千計的北韓勞動者入境,他們賺取寶貴的硬通貨並匯回北韓。北韓官員表示,莫斯科方面已派出技術人員支持平壤的間諜衛星計劃。俄羅斯還增加了對北韓的非法石油運輸。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嗎? | 更多文章 )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為這個四國聯盟提供了經濟壓艙石,成為該聯盟不可或缺的夥伴。中國是能源淨進口國,是伊朗和俄羅斯能源的主要市場。伊朗約90%的石油銷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