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預測命中311地震!日本神預言漫畫再曝2025大災難「台灣、日本難逃海嘯」,地科專家這樣說

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的強震,讓不少人不禁聯想到《我所看見的未來》(私が見た未来)這本由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示意圖/取自pexels)

編按: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的強震,讓不少人不禁聯想到《我所看見的未來》(私が見た未来)這本由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此書記錄著作者的預知夢,曾因疑似預言了311東日本大地震而轟動,有多達10則被外界認為已經應驗,包括神戶大地震、阪神大地震、新冠疫情、戴安娜王妃之死。

書中更指出,2025年7月5日恐發生一場驚人的大災難,內容直指亞太地區不僅將出現海底爆炸,引發巨大海嘯,台灣、菲律賓、香港板塊甚至還會連結成新大陸,將有數十萬人命喪大海嘯,對此,地球科學專家、《地震100問》作者、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提出看法,探討我們會不會遇到這類型的災害、而我們到底這麼看待這種預言災害的文章或言論?

《我所看見的未來》-看見未來,就等於可以防範未然嗎?

阿樹最近接到一個出版社的聊書邀約,但因為我不太想推薦這本書的,就跟出版社說:「我可是會打臉這本書的內容哦!」沒想到對方還覺得挺好的(這種要求這輩子沒聽過?),所以想說,不如用書來談一下防災也挺好的?

書名叫做「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漫畫(原出版於1999年,2021新增了內容重新出版)。

由於漫畫是由「預知夢」所畫下的,一般會拿這本來聊的通常都是以神秘、不可知的角度,如同大家熟悉的老高也是,而之所以這本書會受到注意,主要是因為它畫下來多半是「不好的預言」,包括黛安娜王妃過世、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Freddie Mercury)病逝、日本311地震等事件,甚至最近(2021年出版的內容)甚至還提到了「2025年7月5號上午」將會有大災難,也因為有本書似乎神奇的準確這種說法。

因為內容十分繪聲繪影,也難免會有人來問阿樹:「這種情況有影嘸?」不管你覺得預知夢是真是假,會怕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到底我們會不會遇到這類型的災害、而我們到底這麼看待這種預言災害的文章或言論?

我所看見的未來(竜樹諒預言漫畫集)。(圖/取自博客來)
我所看見的未來(竜樹諒預言漫畫集)。(圖/取自博客來)

書中內容和真實的災害情境落差

●首先來看看書上怎麼寫2025的災害:

「災難範圍北起日本、西至台灣,南邊到印尼摩羅泰島,東邊則是北馬利安納群島這塊菱形區域的中心,則會是震央。南海海溝南邊的菲律賓海從下方噴發了,形成大海嘯往周圍的國家推進。日本列島的大平洋側,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被大海嘯吞噬了。朝著震央,不知為何也看到了兩匹龍前往震央的影像。」

作者是說自己像是在地球之外看件事情發生,就如用看google map一樣。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東、西、南、北邊界正好就是菲律賓海板塊的4個頂點。

中學地科課本會提到「地震火山常發生在板塊的交界上」,可是作者並不是說災害起始位置發生在板塊邊界,而是在菲律賓海板塊的「正中間」,這點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為板塊的正中間,是相對比較「堅固」的地殼,從中間噴出個什麼都相當不合理,要讓一個板塊從中斷開並噴發岩漿,要花上的時間甚至遠大於人類的歷史。

雖然科學上不常用「不可能」這麼斬釘截鐵的字眼,但阿樹我很想說,這真的不可能發生。 (相關報導: 屋齡4、50年的老公寓不再適合居住?專家曝「宜居最大關鍵」,年份不是首要條件 更多文章

預言中的災害位置、菲律賓海板塊的相對關係。(圖/)
預言中的災害位置、菲律賓海板塊的相對關係。(圖/地球故事書)

不過,如果退而其次,談菲律賓海板塊呢?實際上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有處交界,要是發生大地震,將會帶來重大的損害。其一是「南海海槽」,這裡曾經有發生過數次大型的地震與海嘯,而日本的研究也指出,如果整段海溝一起錯動,確實可能超過規模9.0以上,也就是接近311地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