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周三宣布對進口汽車課25%關稅,這是川普上任2個多月來殺傷力最大的關稅政策,無論是對產業、對盟邦、對全球經濟、對地緣政治、甚至對美國的經濟與消費者而言,都是一記殺招。
川普上任以來宣布的關稅戰政策不斷,大體上可分2大類,一類是針對個別單一國家的關稅戰,例如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的加徵關稅,還有4月初「宣判」的對等關稅;另一類是針對特定產品的關稅,如已開始加徵25%關稅的鋼鐵鋁銅等,及對汽車與藥品的加徵關稅,這類關稅不分國別,只要對美出口這類商品的國家都受影響,出口越多影響越大。
先前川普的關稅戰對象中,對中國前後2次共加徵20%關稅的政策已實施,但中國原本就是美國的「敵對勢力」,更是從川普1.0開始就早已承受關稅戰多年,而對加墨的關稅戰則一變再變又延緩,對鋼鐵鋁的關稅主要影響在上游產業,對終端消費者影響不是那麼明顯又立即。也因此,對汽車加徵25%關稅才會顯得如此「耀眼醒目」。
對那些擁有汽車產業的國家、特別是有出口能力的汽車製造國家而言,汽車產業對工業實力與經濟的意義與重要性高,它產生的上下關聯效果、帶動的經濟成長、影響的就業人數、在重工業與機械工業的核心地位,都是極其重要。甚至對國安而言,也有其重要性,必要時汽車生產線與工廠是可以改為生產坦克、悍馬甚至飛機等軍武,二戰期間福特汽車甚至為美國生產了八千多部轟炸機。
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2大汽車市場,每年新車銷售在1550萬輛左右,堪稱汽車業者必爭的市場。美國汽車有近半來自國外,占比較高的有加、墨、日、韓、德等國。川普的25%關稅出爐,這些國家的汽車銷美一定受打擊,進而影響該國經濟。
民主國家是這樣,搞壞經濟是要丟政權的,這些國家一定會變臉反彈,加拿大總理尼可就直接說:美加兩國的緊密關係結束了。汽車大國德國是歐盟龍頭,現在經濟已差、又碰到川普的25%汽車關稅,更是淒慘,原本歐盟已為鋼鐵鋁加徵關稅而對美報復,現在汽車關稅來一定反擊報復,歐美關係會更差、矛盾更深。
這同時影響著經濟與地緣政治。不斷擴大深化的關稅戰讓各國與全球經濟下滑,美國與傳統親密盟邦加歐日韓之間的貿易衝突,讓這些國家有動機、甚至是有必要與中國拉近關係以「對沖美國風險」。歐洲每年出口美國的汽車不到400億歐元,川普的汽車關稅已然在歐洲掀起浪濤,後續川普再對藥品課25%加徵關稅,以歐洲每年出口近900億歐元的藥品到美國,其影響又更大,歐洲大概就要直接跟美國翻臉,歐洲的戰略自主也會走得更堅定又更遠,這些都會影響未來的地緣政治格局。 (相關報導: 風評:意義迥異的降息期待,持續下調經濟成長的開始 | 更多文章 )
對鋼鐵鋁等原料加徵25%關稅,主要影響是相關業者,民眾幾近無感,因為原料只占成本一小部份,最後反應到終端產品的售價不高。但直接對汽車這種終端商品課25%關稅,卻幾乎等於直接讓售價提高相近比例,對民眾的感受、物價、及整體經濟的衝擊非常直接,更且連美國廠商都難倖免,因為從加墨「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有許多就是美國車廠的車,此所以汽車關稅戰宣布後,連美國福特、通用的股價都下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