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2025年4月7日更新)台灣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一」,重挫超過2000點,台積電、台指期更是罕見一價跌停鎖死,直到收盤前都未打開,台股終場下跌2065.87點或9.7%,初估成交量僅剩1473億元。面對此劇烈震盪,投資人紛紛關注國安基金是否會出手護盤?《風傳媒新聞焦點》整理國安基金的運作機制、護盤條件、可能投資標的,以及歷史上的護盤紀錄,幫助投資人了解在市場動盪時期,該如何配置資產才不會賠錢。
國安基金是什麼?
國安基金全名為「國家金融安定基金」,是台灣政府為了穩定金融市場而設立的特殊機制。當市場因國內外重大事件或國際資金大幅移動而出現異常波動時,國安基金可以適時進場,穩定市場情緒,防止市場失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國安基金委員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三人,其中一人為主任委員,由行政院副院長兼任,其餘委員由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部長、交通部部長、行政院主計處主計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銓敘部部長兼任及由主管機關就立法院各黨團推薦之學者、專家遴聘之。
國安基金為什麼要護盤?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的主要目的是維持金融市場穩定,而非為了追求投資報酬。當市場出現非理性恐慌性拋售,或遭受外部衝擊導致大幅波動時,國安基金可以適時介入,避免市場秩序崩潰。護盤行動能夠緩和投資人恐慌情緒,防止股市過度下跌造成系統性風險,穩定投資人信心,進而保護台灣整體經濟安全。
2025國安基金何時會進場護盤?
針對2025年3月31日台股「黑色星期一」暴跌超過900點,匯市重貶的情況,財政部次長暨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表示,國安基金將密切關注美國對等關稅等政策的影響。
阮清華指出,目前美國政府預計在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是造成全球股市下跌的主因。
關於台股是否會跌破2萬點以及國安基金是否會進場的問題,阮清華表示,如有必要,將召開相關委員會議審慎評估。國安基金是否進場仍需持續觀察,特別是在美國相關政策確定後,國安基金將會充分評估這些措施對台灣經濟及股市的影響程度。依規定,國安基金下一次例行會議將在4月15日之前召開。
國安基金會買哪些股票?
國安基金進場時通常會優先考慮權重較高的大型股或指標性產業股票,因為這些股票對整體指數影響較大。金融股、電子股及傳產三大類股常是其關注焦點,特別是具有市場代表性的龍頭企業股票。投資決策會考量企業基本面、產業前景及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確保資金運用能有效穩定市場。
台灣歷史以來國安基金護盤時間與投入金額與績效
國安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八度進場穩定市場。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國安基金首次出手是在2000年3月15日,因應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引發的市場波動,當時投入542億元,在短短5天的護盤行動中反而虧損500億元。同年10月2日,受網路泡沫化和巴以衝突影響,國安基金再度進場,投入1,227億元,歷時43天,最終獲利226億元。
2004年5月19日,因應319槍擊事件引發的市場不安,國安基金第三次出手,僅投入16億元,經過12天的護盤,獲利35億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國安基金於9月19日進場,投入600億元資金,持續90天的市場穩定操作,最終創下319.23億元的可觀獲利。
2011年12月20日,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時,國安基金再度啟動,投入424億元,經過120天的護盤行動,獲利37.01億元。2015年8月25日,因應人民幣與亞洲貨幣拋售危機以及中國大陸股票暴跌,國安基金投入196.58億元,是歷時最長的一次護盤,長達232天,最終獲利12.11億元。
2020年3月19日,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加上國際油價暴跌,國安基金第七次進場,此次僅投入7.56億元,但歷時207天,獲利2.58億元。最近一次是2022年7月13日,因俄烏戰爭推升通膨、全球加速升息引發經濟衰退疑慮,國安基金投入545.08億元,歷時275天,獲利83億元。 (相關報導: 股東會紀念品哪檔股票送的最好?今年出現大黑馬:1股就能領 | 更多文章 )
從歷史數據來看,除首次因政黨輪替而出手護盤虧損外,國安基金其後七次護盤行動皆獲得正報酬,顯示其不僅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還能為國庫帶來收益。這也證明國安基金的進場時機選擇與退場策略相對成功,在危機時刻確實發揮了穩定金融市場的功能。
新聞報導內容僅供參考,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應審慎投資、自負風險。
看更多股市新聞→ http://bit.ly/3OBeQ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