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服飾品牌掀關閉潮!虧損近7億「一半以上門市熄燈」,經營54年關廠停產

衣服(圖/取自unsplash)

台灣知名嬰幼兒用品品牌麗嬰房(2911)近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經會計師查核後指出公司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這家成立逾50年的老字號品牌,儘管曾陪伴無數家庭育兒成長,如今卻因少子化趨勢、店面過剩及中國市場長期低迷,深陷虧損泥沼。

麗嬰房掀關閉潮!虧損近7億「一半以上門市熄燈」,經營54年關廠停產

根據公告內容,截至今年3月31日,麗嬰房合併資產總額約為4.22億元、負債總額為4.6億元,第一季稅後虧損高達1.09億元,每股虧損1.04元,累計待彌補虧損已逼近6.76億元,等同實收資本額的一半。會計師因此對其經營前景提出保留意見,並指出若未來財報查核結果與目前差異過大,可能對整體財務表達造成影響。

財報中進一步揭露,部分非重大子公司財務數據未經查核,且該集團對子公司資金貸與出現超限情形。金管會已要求改善,子公司LE Capital目前已啟動分期償還計畫,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底前完成清償。

根據《三立新聞網》、《經濟日報》報導,麗嬰房坦言,長期虧損導致公司淨值低於股本50%,自3月中起被證交所列為「全額交割股」,股價也跌落至5元出頭。對此,公司強調正全面推動「五大改革方案」,試圖挽救頹勢。

具體措施包括:一、持續關閉中國地區虧損門市,從高峰時期的1,000多家已縮減至139家,預計上半年降至百家以下;二、結束台灣自有廠房營運,整合兩岸供應鏈、提高製造彈性;三、籌劃開設大型複合式門市,以提升品牌吸引力與實體通路效益;四、積極拓展新事業,跨足第三方物流與數位廣告代理領域;五、盤活資產,包括上海辦公大樓出租收益與太倉物流中心的轉租可能性,以強化財務結構。

事實上,麗嬰房自1971年創立至今,持續耕耘0至12歲兒童市場,旗下童裝、用品深受家長信賴。1997年登錄台股上市後一度風光,但近十多年受少子化、電商崛起與兩岸經濟壓力夾擊,僅2017年曾因資產處分短暫轉盈,近三年則累計每股虧損達11.32元。 (相關報導: 誠品又宣告熄燈!門市連續關閉「最後營業日曝光」,祭出折扣告別大眾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