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引發的「果醬貿易戰」:美國與歐盟之間的不平衡困境

法國「聖桃園」(St Dalfour)果醬。(翻攝官網)

走進美國的雜貨店,貨架上擺滿了一罐罐的法國「聖桃園」(St Dalfour)草莓醬和「好媽媽」(Bonne Maman)覆盆子果醬——這些是歐洲每年向美國出口的價值超過2億美元(1.54億英鎊)的果醬中的一部分。

但如果你嘗試在歐洲尋找美國製造的果凍,你很可能會找不到。

美國每年向歐盟出口的果醬金額不足30萬美元。

美國公司斯馬克(JM Smucker)是美國最大的果醬產品銷售商之一,該公司將這種不平衡歸咎於其果醬在歐盟面臨的24%以上的進口稅。

該公司本月在致白宮的一封信中寫道:「美國對歐盟出口額如此之低,完全是由於歐盟的高關稅。」

信中,該公司要求川普政府在準備對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徵收「互惠」關稅之際解決這一問題。

該公司表示:「美國對歐盟果醬和果凍徵收相應的關稅將有助於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並指出目前美國果醬的最高關稅僅為4.5%。

在全球範圍內,川普推動對密切貿易夥伴徵收關稅這件事引發了廣泛憤怒和困惑,其中許多國家的平均關稅水準與美國相似。同時,很多經濟學家對價格上漲和其他潛在經濟損失問題發出了警告。

一些美國企業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但川普要求徵收關稅的呼籲也表達了許多企業長期以來對外國競爭和海外政策的不滿。

斯馬克發出的信是提交給白宮的數百封信中的一封,旨在影響預計4月2日公佈的下一系列關稅。

蘋果種植者指出,印度、泰國和巴西等國的進口關稅差異巨大,前者為50%,後者為40%,而澳洲等國的衛生規定也對他們的蘋果出口造成了不公平的阻礙。

串流媒體企業也指出,加拿大和土耳其的數字稅「不公平地針對和歧視」美國公司。

石油和天然氣遊說團體批評了墨西哥要求與國有石油公司合作的規定和其他政策。

白宮本身也關注了巴西不平衡的乙醇關稅(18%,而美國為2.5%)、歐洲的汽車關稅(10%,而美國為2.5%)以及印度的摩托車關稅(幾年前,印度的摩托車關稅為100%,而美國為2.4%)。

川普表示,他的對等關稅計劃將有助於解決此類不滿,並將他的聲明渲染為「解放日」。

但即使是那些尋求就自身問題採取行動的企業也對總統的「先徵收關稅後問詢」策略表示猶豫,認為這種策略有遭到報復和更大範圍貿易戰的風險。

隨著4月2日的臨近,白宮計劃的目標和範圍仍然存在普遍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川普宣布一系列其他職責的情況下。

「我們會表現得很友善,」他本週表示,同時宣布將對外國汽車和汽車零件徵收可能具有毀滅性的關稅。 「我認為人們會感到驚喜。」

印度已表示將降低摩托車關稅,這顯然是印度押注川普的關稅是為了在貿易談判中獲得籌碼的策略。

但分析人士警告稱,那些希望川普計劃利用對等關稅來談判其他方面變革的人可能會失望,因為總統也表示,只需進行反擊就能讓他滿意。 (相關報導: 川普新政衝擊東南亞 南華早報:習近平4月將訪大馬、越南、柬埔寨,向鄰國求愛 更多文章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威廉·萊因施(William Reinsch)表示:「有時候,這是為了報復和平衡關係;有時候,這是為了降低關稅;然後,第三天,這是為了將製造業轉移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