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我推的孩子」紅遍全球,因為由近年爆紅的YOASOBI演唱主題曲「偶像」,讓日本偶像的應援文化也再度被世界看見,日本外國記者中心(Foreign Press Center Japan,FPCJ)以以「Z世代的推し活(應援活動),能否成為消費回復的原動力?」為題,找來日本工科名校、芝浦工業大學設計工學部UX課程教授原田曜平,探討日本Z世代(約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期出生)的消費行為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推し活(應援活動),即支持與喜愛的偶像、運動員、角色等的活動,在Z世代中蔚為風潮,並已發展成龐大的市場。根據日本銀行的地區經濟報告,應援活動消費涵蓋偶像演唱會、動漫周邊、主題咖啡廳、推し活專門店等多個領域。這股熱潮不僅影響娛樂產業,也帶動旅遊、零售等相關市場發展。原田曜平指出,日本的Z世代因人口減少而擁有更優越的就業環境。相較於過去世代,Z世代在求職、轉職、兼職等方面更為輕鬆,甚至可透過「退職代行」等服務簡單離職?
原田曜平解釋,因此整體消費心態趨於「Chill & Me」,更注重個人享受與輕鬆的消費模式。此外,由於收入穩定,Z世代更願意投入金錢與時間於興趣相關消費,例如購買應援商品、參加粉絲活動,甚至遠赴海外支持偶像。社群媒體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應援文化,包括TikTok、Instagram等平台成為Z世代的主要資訊來源。過去的「御宅族」通常對單一興趣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而推し活更具彈性,Z世代可隨時更換應援目標,在社群平台分享相關內容,滿足社交與認同需求。
此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使Z世代對流行趨勢的接受速度加快,許多熱門商品與活動均因SNS上的熱度快速爆紅。Z世代受海外文化影響深遠,韓國流行音樂(K-pop)及美國的環保與LGBTQ議題皆對其價值觀產生影響。這些跨國文化交融,使Z世代的消費行為更趨國際化,並創造出更多商機,如主題餐廳、個人化應援商品、海外演唱會旅遊等。以K-pop為例,韓國偶像文化深受日本Z世代青睞,許多粉絲不僅參與日本當地的應援活動,甚至前往韓國追星,帶動國際觀光產業。
然而,原田曜平也指出,Z世代的優勢來自現階段的人才短缺與優渥就業環境,未來若移民政策改變或人工智慧技術進步,年輕人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儘管Z世代當前的消費模式支撐了部分產業,但長期而言,日本市場的消費結構仍可能因社會變遷而發生改變,推し活能否持續成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仍有待觀察。 (相關報導: 小耳朵》有樣學樣?黃國昌激情當家 柯文哲「理性務實」的小草變悍草 | 更多文章 )
原田曜平指出,日本的年輕人可能覺得社會正在下沉,但從世界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環境非常幸福。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學習日語、因憧憬日本文化而來到日本,這或許將成為促進年輕人競爭意識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