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論壇》AI也能做立院總質詢?葛如鈞籲加速「AI基本法」立法:台灣要確定自己的科技戰略

20250329-國民黨立委葛如鈞29日出席「AI中美爭霸,台灣突圍」2025突破論壇。(顏麟宇攝)

AI算力即國力,隨著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各國紛紛投入AI領域的發展,台灣作為科技大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但在AI發展的法制化上仍然還沒有一套完整的AI基本法,長風基金會在29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AI中美爭霸,台灣突圍」突破論壇,從產官學研的角度,探討台灣發展主權AI以及在AI時代下的數位監管可能存在的機會與挑戰。

林宜敬指出,在中美雙方都在競逐AI的領導地位情況下,世界的供應鏈已經分成民主供應鏈與紅色供應鏈。而在民主供應鏈中有3個Super power,第一個在software面向上的super power 是美國、第二個在hardware 面向上的是,而歐盟則是第三個在regular 上的super power。這樣的區別反映了各國在民主供應鏈中的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於監管的態度,林宜敬指出歐盟在2024年批准了《AI基本法》為包括在人臉辨識、監控AI的使用畫出了紅線,但美國則相對認為監管會阻礙創新在監管的態度上則傾向於regulation innovation的負責任監管。在這兩條路徑上,台灣要選擇歐盟的大政府模式,還是走向美國交由市場機制,會是台灣接下來在AI基本法上需要討論與選擇的課題。

延續AI監管議題,長期在國會推動AI基本法立法的葛如鈞進一步指出,辦公室在與各部會拜會討論政策法案時會透過AI自動生成逐字稿在網上公開實踐國會的透明政治願景,不僅如此,他們也在議事上大膽引入AI參與國會運作,他以過去AI輔助藍委陳菁徽為例,當時立院總質詢時陳菁徽發現自己聲帶水腫發不出聲音,於是找上葛如鈞辦公室希望能夠藉由AI協助讓總質詢能夠順利進行,團隊於是以AI模擬陳菁徽的聲音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再由AI捕捉陳菁徽僅存的微弱聲音,用真人的智慧去再度丟出問題,完成人機的協作。

葛如鈞自豪的表示,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AI不是取代人類而是來幫助人類,這次的質詢嘗試也完成了全球民主歷史上第一次有ai跟真人的國會議員協助進行質詢,而這個創建續的延續意義在於包含可能未來失去聲音的人、漸凍症患者,都有可能可以來立法院作為人民的公僕。不過,AI不只帶來了機會,同時也帶來了詐騙以及AI主權上的挑戰,不過葛如鈞也提到了可能帶來的深度偽造、詐騙案件提高的挑戰,例如他在第一次的政黨總質詢當時的行政院院長是陳建仁前院長時,就提到了AI可能被誤用或造成台灣詐騙更加猖獗,葛如鈞他當時以兩段由AI生成的影片請教當時的院長哪一段是假的,不只院長答不出來,連葛如鈞的太太也分不出來,葛如鈞強調隨著科技演進,立法院還是要持續的在思考AI,可以來協助政府更有效的治理。 (相關報導: 突破論壇》Deepseek吹響AI競賽號角 專家分析美中競爭格局:差距非常小  更多文章

不只在AI真實信的挑戰,葛如鈞也發現全世界的AI對於台灣文化的認識是不夠的,他以AI無法準確畫出翠玉白菜為例,雖然近期已經逐步能夠生成接近故宮的翠玉白菜形象,但在文字上仍然不夠精確,反映的是繁體中文在全球語言模型中的佔比較低、語言模式對於中文理解不夠,這些都影響著世界對於台灣文化的認識以及敘事的主導權。他也希望台灣能有機會希望能夠來做一個屬於台灣自己的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