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競選承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關閉教育部、將教育權還給各州,並已指示教育部長麥馬洪(Linda McMahon)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達成目標。
儘管完全解散教育部需要國會通過(這幾乎不太可能),但《美聯社》指出,川普依舊可以透過行政手段來大幅削弱其職能,讓該部門幾乎停擺。倘若川普真的成功使教育部「關門」,這不僅兌現了自己的競選承諾,更是實現了共和黨長久以來的願望。這項舉措究竟會如何影響美國教育的未來?以下將用6大問答帶您一次瞭解:
2025年3月,示威者聚集在華府教育部的大樓外示威,反對川普關閉教育部的決定。(美聯社)
教育部的職責是什麼?
根據「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其他多數國家不同,美國並沒有全國性的教育系統,少數例外是軍事院校和印地安原住民學校。美國的學校一直都是由各地方政府及學校董事會負責設計課程、制定畢業標準並負擔K-12教育的主要費用,聯邦政府既不核可也不管理全國性的課程。
什麼是K-12教育?
K-12是指從幼兒園(K)到高中(12年及)的整個學習階段,目的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學科知識、技能、價值觀和人格等。
根據《美聯社》,美國教育部的主要職能是財務管理,該部門每年會向各學區、學校分配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並管理全美約1.6兆美元的學生貸款。此外,教育部也在學生福利服務方面扮演重要的監管角色,這些服務對象包括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及無家可歸的兒童等。
教育部還負責管理全美1.6兆美元、超過4000萬名借款人的學生貸款計畫,並負責管理聯邦學生援助免費申請( 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FAFSA),這是由聯邦政府提供的免費大學獎助學金申請表,每年掌管超過1.2兆美元的獎助學金、工讀薪水(work-study)和低利率貸款。
《美聯社》指出,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將取消學生貸款視為重點工作,儘管最初的計畫被最高法院推翻,該政府仍透過一系列改革,例如公共服務貸款減免(Public Service Loan Forgiveness,PSLF),免去了超過480萬名借款人約1750億美元的貸款。川普批評拜登取消學生貸款的計畫既不合法也不公平,並稱這「完全是一場災難」,讓年輕人感覺被「玩弄」。
(相關報導:
「新部長的任務,就是讓自己失業」 川普政府推動廢除美國教育部
|
更多文章
)
除了提供金費支援,教育部在「促進平等」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根據《華盛頓郵報》,教育部民權辦公室(Office for Civil Rights)負責監督受聯邦資助的學校是否落實反歧視的法規。拜登政府曾利用此權力,禁止學校在性別認同議題上歧視學生。
但現在,川普對民權辦公室的職權解釋大不相同。在這屆政府下,教育部指示該辦公室優先處理反猶太主義的投訴,並對學校是否允許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運動賽事進行調查。
《第9條》為1972年通過的法案,最初是為了保障女性在教育和職場中的權利,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該條文規定:「沒有人會因性別因素,在接受美國聯邦政府補助的教育課程或活動中被排除參與、否定權益、或遭受歧視」。
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政治學與教育學助理教授柯林斯(Jonathan E. Collins)向《時代》雜誌表示,教育部的各項計畫,創造了平等的學習環境,幫助縮小各州之間的差異,他指出:「(解散教育部)的潛在為顯示,你把過多的責任放在各州的教育機構上⋯⋯你正在創造一種環境,讓(一個人的)教育經歷嚴重依賴於他們所居住的州。」
2025年3月14日,示威者聚集在華府教育部的大樓外示威,反對川普關閉教育部的決定。(美聯社)
教育部是所有聯邦部門中規模最小的。在新政府上任前,該部門原本有超過4100名員工,但截至13日,有一半的員工都遭川普裁了。
- 聯邦政府已經投入3兆美元,但學生學習成效並未提升。
- 學生成績退步,測驗分數持續下滑。
- 教育部推動過多「意識形態計畫」
- 教育應該由各州負責,而非華盛頓。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最早的教育部門可追溯到1867年,當時由總統詹森(Andrew Jognson)設立,但後來規模縮減、陸續併入其他政府機構。直到1979年,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才重新成立聯邦層級的教育部,卻立即引發共和黨強烈反彈。
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在競選期間就抨擊教育部是「新的官僚災難」,批評華盛頓不該決定全國孩子的教育內容,這應該交由地方政府決定;在執政期間發表國情咨文時(1982年),雷根就呼籲共和黨人:「讓我們廢除教育部。」然而,過去43年間,這個目標始終未能實現。
就和雷根當年在國會提出的一樣:「我們必須削減非必要的政府支出,」川普和共和黨人認為,廢除教育部將有助於縮減聯邦政府的規模和支出,並指責教育讓州和地方學校面臨不必要的文書工作,而民主黨人則利用該部門強加自由主義議程於各學校。華府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布徹(Jonathan Butcher)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如今川普提出的這些主張,基本上就是共和黨內部長期的主流觀點。
BBC還指出,近年來美國的「文化戰爭」越演越烈,也讓縮減教育部的議題再度受到關注。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EI)教育政策主任赫斯(Frederick Hess)說:「長期以來,右翼一直認為教育部讓『教育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輕易地影響政策」然而,赫斯強調,現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過去,教育部雖然受到批評,但並未捲入全國性的文化戰爭。但如今,它已成為爭議的核心,這讓反對者更有動力推度改革,將其從政治口號轉化成真正的政治行動。」
教育部是川普說關就關的嗎?
答案是不行。根據《華盛頓郵報》,川普無法單獨廢除教育部,這需要國會的批准;儘管共和黨在參議院中有53-47的優勢,但他們很難號招到足夠的票數(60票)來繞過冗長辯論(filibuster)。
教育部長麥馬洪20日向《福斯新聞》(Fox News)表示,會「與國會合作」實現關閉教育部的目標:「⋯⋯我希望國會能成為這方面的夥伴,我相信他們會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參議員卡西迪(Bill Casidy)則立即表態支持,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他將會「盡快」提出立法。
除此之外,麥馬洪也暗示她可能會透過轉移一些職權到其他聯邦機構來削減教育部。根據《華盛頓郵報》,麥馬洪建議,有關身心障礙學生的計畫可以移交給衛生及公共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民權的監督責任可以轉交給司法部。還有共和黨人提出,財政部可以接管學生的貸款計畫。
但這些手段同樣也需要國會支持,專家指出,1979年創立教育部的法律明確規定,該部門「應包括」其中許多主要職責,像是民權辦公室和小學及中等教育辦公室(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而另一部《高等教育法》(HIgher Education Act)則規定,負責獎助學金和貸款的聯邦學生援助辦公室必須設在教育部。《華盛頓郵報》表示,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會無視這些法律規定,強行轉移部分教育部職權;這樣的舉動幾乎一定會引發法律訴訟。
學生貸款何去何從?
如同前面所述,教育部管理全美超過1.6兆美元的學生貸款,影響超過4000萬人。根據BBC,川普政府可能將這項業務轉移到財政部。川普表示:「教育部不該負責貸款業務」,他在行政命令中也強調,教育部的債務規模堪比大型銀行,但它不應該扮演銀行的角色,因此貸款管理應交由更適合的機構處理。
除了學生貸款外,許多美國人也擔心,關閉教育部是否意味著相關的計畫也都將不復存在。對此,麥馬洪表示,支持K-12教育的主要計畫,包括「第一項目」和「身心障礙者教育法案」,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被削減。
2025年3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東廳召開記者會,說明關閉教育部的決定。圖為他拿著關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與教育部長麥馬洪交談。(美聯社)
川普政策的影響有多大?
《Vox》指出,即使削減教育部的規模也不會直接影響學校的課程,因為這是各州政府和學校董事會決定的,但裁員導致的人手不足,可能直接使教育部難以運作,包括無法有效協助學校與學生,這些可能的副作用可能不會立刻引起關注,但恐怕會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根據BBC,川普日前替教育部「瘦身」的舉措已經引發多起訴訟,而新的行政命令更是招來民主黨的猛烈抨擊,他們認為這將危及學校資金與學生的經濟援助,進而影響教育的公平性。
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柯林斯強調,相比其他政府機構,教育部仍在「發展初期」,而有關廢除它的討論卻掩蓋了這一事實:「我們甚至還沒真正看到教育部發展成最佳狀態,」柯林斯進一步強調:「美國教育不平等的問題由來已久,甚至比教育部的歷史還長。此一問題的持續存在,更加凸顯了聯邦層級機構在促進教育公平上的必要性。」
不過,「美國企業研究院」的赫斯也指出,這場「教育部存廢」爭論的真相可能介於兩方極端的論點之間:「無論支持還是反對,雙方都過度誇大了縮減或解散教育部的嚴重性和重要性。」
2025年3月14日,示威者聚集在華府教育部的大樓外示威,反對川普關閉教育部的決定。(美聯社)
廢除教育部就能「改革」美國教育體系?
儘管川普政府強調解散教育部將使教育權回歸各州,但專家警告,外界對於教育部的實際職權和其對教育的影響力存在重大誤解;舉例來說,教育部管理著學生貸款和獎助學金計畫,幫助低收入戶學生上大學,對此,「美國企業研究院」的赫斯將其比做「麥高芬」(McGuffin)——這是一個電影術語,指推動劇情發展的物件、人物或目標。
赫斯還補充:「確實有大量繁瑣的行政規定阻礙學校運作,但解散教育部並不會讓這些規定自動消師,因為它們已經被寫入法律中了。」舉例來說,就算教育部被關閉了,但有關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s)和「第一項目」等的資金發放規定依舊存在:「若想真正改變聯邦政府對教育的影響,勢必得重新修訂法律,光是削減部門規模是達不到的。」
川普能否真正關閉教育部仍有待觀察,尤其是國會通過的可能性極低。不過BBC指出,這場爭議的本質早已超越了行政機關的存廢,而是關乎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的權力平衡,就如同「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布徹所言:「這不只是提高效率、簡化機構的行為,更是為了促進各州自主權⋯⋯這個問題的核心並不僅僅是財務問題,而是涉及更深層次的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