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領域研究數量「比歐美加起來還多」!專家錯愕「禁令幫了他們」:下個世代反超美國

美國對中國實施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然而近期的報告結果卻顯示這項管制似乎未達預期,反而加速中國在研究技術上的發展。(示意圖/取自unplash)

美國近年來對中國實施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試圖限制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然而最新研究卻顯示,這些措施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的發展,反而加速中國在新興晶片技術領域的研究進程,數據呈現中國對下一代晶片製造技術的研究數量已達美國的2倍,未來甚至可能在該領域超越美國。

中國晶片技術研究突飛猛進,美國管制恐適得其反

根據外媒《Tomshardware》的報導,新興技術觀察站(ETO)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在2018年至2023年間共發表約47.5萬篇與晶片設計及製造相關的學術論文,在這之中,中國就貢獻了34%,遠遠高過美國的15%與歐洲的18%;如聚焦於學術影響力,引用次數最高的前10%論文中,有50%來自中國,而美國與歐洲的比例則分別為22%與17%,更進一步凸顯中國在學術研究上的實力,具備一定的水準跟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研究重點正逐步轉向後摩爾定律技術,如神經形態計算與光電計算,這些領域已經超出傳統半導體產業的監管範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僅依賴出口限制而未搶先取得相關的技術專利,現行的半導體設備出口禁令對中國的下一代晶片技術只能說是「毫無作用」

針對這項趨勢,喬治城大學ETO首席分析師Zachary Arnold 指出,雖然研究數據並不直接代表中國當前的技術已超越美國,但這一發展趨勢持續下去,中國極可能在新興晶片技術領域取得領先。 (相關報導: 美國「限制出口」反讓中國佔領主導位!1問題害全球價格大跌…重現2產業慘劇 更多文章

換言之,美國的晶片出口管制似乎未達預期,反而加速中國在研究技術上的發展,若美國不調整戰略,全球半導體競爭格局恐將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