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買保險就是求一份保障,但隨著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做出裁定,讓過往購買保單的保險人,可能會因過往債務問題而讓銀行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讓許多人因此失去持有很久的保單,也失去了延伸的保障,最終還可能因沒法領到保險金而缺乏照顧臨終。
2022年12月9日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做出第897號裁定,讓「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掀開法院強制執行案量爆炸的慘狀,同時全台數十萬人的保單也受影響。
過去債務沒處理好,用另一種方式重回人生
在桃園餐廳工作的B女士,身為五年級的她,每天依舊精神奕奕的接待每個客人,在笑容之下,卻有過去沒有處理好的債務,現在用別的方式重新找上門。
B女士說,年輕時與前夫共同購買了兩間房屋,當時市價約700多萬元,向銀行貸款480萬,後來還款幾年後,就無法再支應貸款,後來就由銀行法拍,想說就此處理完債務,沒想到這麼多年下來,不僅沒有還清、反而還利滾利,連帶保單也都被通知即將被強制執行,只好找法扶求援,希望能保留保單,也會進行債務協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當自己花那麼多錢買了一份保險,就是希望在之後有需要時能夠有醫療照護、有一份保障。」B女士感嘆,「但現在可能會被強制執行,變成什麼都沒有,突然就變成花了那麼多錢,卻被銀行拿走,而且現在年紀也逐漸增加,要再投保會付出更多的高額保險費,但卻沒辦法有同樣的保障…。」
「過去種下的因,現在就會有什麼果。」B女士感嘆,沒想過保險保單也會被扣下,現在年歲漸長,就會擔心自己發生重大疾病時,希望有一重保障,可以有錢做醫療,雖然有三個孩子,但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家要養,每個月都是很吃緊,因此也沒打算把過去的債務問題讓他們知道。
「難道有債務的人,過去投保的保險都可以不做數,一個新的法律解釋就可以溯及既往?」B女士吐苦水,負債的人生、讓她感覺沒有人權,感覺不配有保險,未來人生都活在沒有保障當中,而且再買新的保險也無法負擔得起。
為了要確保保單可以維持有效,B女士正在與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努力維持自身權益。B女士說,她有投保壽險附加險重大疾病,現在已經被法院聲請扣押,其餘兩張防癌險因為沒有解約金,因此逃過一截,就怕因為債款讓壽險主約失效,失去相關的保障。
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及未來可以使用保單,時常需要跟法扶的律師討論,也很感謝法扶的律師不厭其煩的上台北協調,而且從收到法院通知到現在半年多,除了焦慮之外,還很擔心未來可能無法如願,就很難好好休息。
這例撤回強制執行,過程辛苦
C先生因為陸續向某大型人壽公司購買保單,就是希望保有老年時仍有一份保障,但因過去擔任某公司的連帶保證人,某公司跟銀行借款卻無法正常還款,因此銀行只好找上法院,要求連帶保證人的C先生要還款,後續銀行因為新規定上路後,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C先生的保單。 (相關報導: 核三才剛出事!台中電廠今傳火警 台電致歉:皆為施工火花點燃易燃物 | 更多文章 )
面對追討,C先生感到無奈也向法院提出「聲明異議」但仍然無法阻止,隨後保單就遭到扣押,沒有辦法變更要保人等異動,等於保單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