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4日,出席國會聯席會議(Joint se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發表就職後首次演說,此次演講內容讓東亞各國無不感到緊張,除了來自台灣的台積電(TSMC)被點名,南韓也被川普特別點出來罵。根據他的說法,稱南韓平均進口關稅是美國的四倍,認為非常不公平,畢竟美國長年在軍事及「許多其他方面」,都提供南韓大量援助,卻未因此獲得公平對待。
聽聞川普的說法,南韓政府隨後在晚間由代理總統崔相穆(Choi Sang-mok)與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聲明,不只反駁美國總統的發言,同時還強調,根據2012年就簽訂的《南韓—美國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美國進口至南韓商品的關稅「實際上接近零」,川普這個的說法根本缺乏事實依據。
Trump brings US military "help" in South Korea when discussing tariffs."This is happening by friend and foe. The system is not fair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never was". pic.twitter.com/4kya9sqMB4
— Raphael Rashid (@koryodynasty) March 5, 2025
回顧川普的演說發言,他表示許多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往往遠高於我們對它國徵收的進口關稅,這一點看在他看來非常不公平!「舉例來說,印度對我們的汽車關稅超過100%,中國對美製產品的平均關稅,是我們對它們關稅稅率的兩倍。而南韓的平均關稅,則是我們的四倍!想想看,南韓進口關稅是我們的四倍,但美國卻在軍事上,提供這麼多幫助,外加許多額外援助。」
面對川普的說法,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發聲明澄清,強調依照2012年生效至今的《韓美自由貿易協定》,雙方早已取消大部分商品的關稅。截至2024年為止,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實際關稅稅率為0.79%。而根據全球貿易規則,南韓對特定進口商品的關稅確實高達13.4%,但美國因為有貿易協定保障,並不適用該項高額關稅,川普所稱的四倍關稅與事實不符。

南韓政府表示,接下來將透過各種管道,持續與白宮展開對話溝通,要盡快釐清事實,以防止美國川普政府採取不當的貿易制裁或限制。
事實上,除了錯誤的進口關稅資訊,讓南韓感到憂慮之外,川普有意推行「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與想要廢除《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ct)的動作,都讓首爾當局感到非常迷茫,非常害怕自家經濟因此遭受衝擊。畢竟在對等關稅方面,受波及的商品從鋼鋁開始,未來還有可能擴大汽車、半導體與製藥產業,這些都是南韓重要的外貿獲利來源;至於《晶片法》一旦被廢,外加前朝批准的鉅額補貼如不算數,那將對即將投入大量成本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SK海力士(SK hynix)陷入兩難,是否還要繼續美國本土的投資計畫。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南韓的出口商品總額,達到655億美元(約新台幣2.15兆元),較前一年成長0.7%。同年美國自南韓進口商品總額,則達1315億美元(約新台幣4.32兆元),較2023年增長13.3%。南韓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中,汽車與汽車零件就占了三分之一,而南韓從美國進口的最大宗商品,則分別是石油與金屬。

除了前述的半導體產業,還有兩大領域也可能不小心被川普掃到,那就是撐起南韓經濟的造船業與汽車工業。其中,不斷藉由進口關稅逼迫企業做出選擇,川普再次對外強調,只有在美國製造的汽車,才能獲得稅務抵扣的優惠,這一點對現代(Hyundai)與起亞(Kia)等南韓車廠絕對是一大挑戰,在北美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兩家韓國品牌,未來得重新思考在當地的銷售策略與因應對策。
另外,打從上任第一天開始,就不斷抱怨北京利用違規補貼,扶植中國造船廠快速壯大並吞食訂單,如今中國擁有超過美國230倍的造船產能,這一點讓主打美國再次強大與「美國優先」的川普無法接受,他將成立「白宮造船辦公室」(Office of Shipbuilding),提供特別稅收優惠,重振美國造船業。而這個走向看在專家眼中則認為,短期內難以擴大產能消化訂單的美國造船廠,下一步必然得與韓國合作,因為他們是中國之外、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造船大國。 (相關報導: 前朝加速批准無用!傳川普打算修改晶片法案條件,恐得重新談判或延發補助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