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禁藉口一模一樣:南韓、澳洲率先封殺,中國AI平台DeepSeek會成為TikTok第二嗎?

2025年1月28日。手機版DeepSeek應用程式頁面。(AP)

如果之前TikTok是因為、其背後企業所屬國,成為美國擔憂和封殺的理由,那現在全球爆紅、同樣來自中國研發團隊的人工智慧(AI)平台DeepSeek,是否會成為第二個與TikTok面臨相同命運的科技產品?

打從橫空出世那一刻開始,DeepSeek就被不少外媒視為低成本的ChatGPT替代方案,雖然吸引成千上百萬用戶,也在各國科技與投資界投下震撼彈。《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中提到,它所吸引的關注,卻不僅僅來自矽谷(Silicon Valley)與華爾街,還有更多的擔憂或潛在恐懼心理,如今已有包含澳洲、南韓等多國政府相繼下達禁令,加上特定大型企業不允許自家員工在公司設備上使用,都擔心這個AI新平台背後,藏著無法掌握的祕密與漏洞。

不過,看在許多科技產業分析師眼中,卻有一點讓他們感到訝異,那就是面對這個來自中國的新科技產品,第一個跳出喊封殺的國家居然不是美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科技政策主管陸曉萌(Xiaomeng Lu)就提到,「我的確有點驚訝,美國這次並不是第一個出來、禁止DeepSeek的國家,他們通常在封殺中國科技方面,都是扮演領頭羊角色。」在她看來,美國政府的延遲回應,很可能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原因: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回溯美媒先前報導,川普在在2月7日橢圓辦公室(Oval Office)的記者會上,當媒體問到是否會將DeepSeek視為國家安全威脅時,總統明確給出「不會」的回答,川普甚至強調,讓人工智慧比外界想像更便宜,那是一件好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他並不會將此視為威脅或負面影響。

但暫時擱置可能對DeepSeek的限制,就等於川普2.0政府未來,會與他對TikTok那樣,從封殺到接納、再到主動出手保護嗎?陸曉萌表示:「川普雖然暫時在DeepSeek問題上按下暫停鍵,但我認為、他的顧問團隊絕大多數都支持實施限制,國會議員也持續推動相關禁令。按照過往經驗推測,美國最終仍將對DeepSeek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

川普上任後,TikTok暫時擺脫「不賣就禁」的法律束縛。(美聯社)
川普上任後,TikTok暫時擺脫「不賣就禁」的法律束縛。(美聯社)

因為有TikTok這個著名案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2022年簽署行政命令,禁止在美國聯邦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國會隨後在2023年通過《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敵對控制應用程式侵害法》(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並在總統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雖然這個法案,最為外界熟悉的條款是TikTok禁令,但它也為禁止任何來自「外國敵對勢力」的應用程式,奠定必要的法源基礎。該法案明確指出,凡總統認定、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應用程式,均可被禁止。 (相關報導: 中國公部門與企業積極引進DeepSeek:公務員比勞工更加焦慮,害怕鐵飯碗將被AI擊碎 更多文章

在本屆聯邦眾議院中,也有一份由兩大黨議員合作提出的新法案草稿,名為《禁止政府設備使用DeepSeek法案》(No DeepSeek on Government Devices Act),提案人分別是民主黨議員戈特海默(Josh Gottheimer)與共和黨眾議員拉胡德(Darin LaHood)。兩人在聲明中強調,中國政府很可能利用該應用程式,進行監視與散布錯誤資訊,也是國會必須將其排除於聯邦之外的主要原因,這個理由與當年封殺TikTok的理由如出一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刻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法律給予TikTok的交易時限。(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刻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法律給予TikTok的交易時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