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追回千萬詐騙贓款!近2500萬血汗錢回歸民眾 部分被害人卻「不信邪」讓警頭痛

內政部刑事警察局5日攜手金管會證券期貨局、中華民國虛擬資產商業同業公會及國內虛擬貨幣四大交易所,舉行虛擬貨幣聯訪啟動儀式。金管會證期局長張振山(右起)、行政院打詐中心指揮官馬士元、警政署署長張榮興、刑事局長周幼偉。(鍾秉哲攝)

虛擬貨幣詐騙案件近年頻傳,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5)日上午,針對今(2025)年度首波「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行動」專案舉行成果記者會,並宣布啟動虛擬貨幣聯防機制。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指揮官、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表示,這象徵政府在打擊詐騙與金融犯罪上的堅定決心。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說明,有關虛擬貨幣被詐案,今年截至2月底已返還被害人近2500萬元,預計未來將再返還500萬元。

刑事局指出,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行動專案自今年1月8日至17日執行,動員全國警察機關聯合打擊不法,具體成果也十分顯著,全國共查獲詐騙集團633團、到案犯嫌3992人,其中481人被法院羈押,總計查扣不法得利9億7143萬餘元,凍結虛擬貨幣1億5650萬餘元;地下錢莊總計查獲217件,到案犯嫌340人,虛擬資產洗錢案則查獲125件,到案犯嫌149人。

20250305-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指揮官、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5日上午出席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25年度首波「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行動」專案成果記者會。(鍾秉哲攝)
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指揮官、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5日上午出席打詐專案成果記者會。(鍾秉哲攝)

詐騙「老手法」回來了 馬士元:多鎖定年輕族群

馬士元、警政署長張榮興今日上午赴刑事局視察偵獲的假投資及假代購個案後,聽取關於虛擬貨幣凍結返還的相關報告,並參與虛擬貨幣聯訪啟動儀式。馬士元致詞時指出,今年度首波的全國性專案行動成果豐碩,數字背後是警察同仁不懈的努力,每個案件的偵破,更是對犯罪組織精準打擊。

馬士元提到,檢視今年2月詐騙犯罪趨勢,受理數為1萬773件,財損數為60億餘元,已較今年1月分別下降17.9%及36.3%,當中財損數更是從過往高峰的120億餘元大幅下滑,顯示近期推動各項打詐措施及「公私協力」全方位反詐宣傳,有效提升民眾的防詐意識,「這個數字我們還是不滿意,但是大家可以看得到它已經下降了。」

馬士元表示,近期的詐騙案件除了假投資、假網購及假交友等常見手法,過往的假中獎、假檢警等「老手法又回來了」,且詐騙的年齡層多為20多歲的年輕族群,讓年輕人自以為幸運,結果繳了假的稅金、手續費,因此未來也會和教育部合作宣導。而今日正式啟動的虛擬貨幣聯防機制,象徵政府在打擊詐騙與金融犯罪堅定決心,將與金融監理機關及業界攜手聯防,達成政策目標。

20250305-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5日上午就「虛擬貨幣凍結返還,公私協力民眾有感」進行專案報告。(鍾秉哲攝)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5日上午就「虛擬貨幣凍結返還,公私協力民眾有感」進行專案報告。(鍾秉哲攝)

林建隆:警方月追千萬贓款,被詐人卻不信被騙

對於虛擬資產防詐策略,林建隆報告時說明,現已建立「進不來、出不去、打不開、查得到、追得回」的策略,防止詐騙金流流入交易所、防止被害款項流出交易所、無法取出不法所得、追查詐團及潛在被害人,並返還被害人被詐款項。同時透過公私協力,由刑事局提供虛擬資產黑名單、異常交易灰名單,再由交易所針對異常用戶控管、通報,並協助返還詐騙款項。

林建隆說,有關追贓返還被害人被詐款項,今年起截至2月底已返還50名被害人新台幣2481萬元,未來預計還會返還約500萬元。不過,林建隆會後解釋,由於被害人也可能是人頭戶,因此金流到底從哪來,就需要拉比較長的時間追查,而目前還未能簽結返還給被害人約500萬元,有很多都是被害人不願相信自己受騙,因此不願意向警方報案。 (相關報導: 獨家》國民黨拚罷免!第一瞄準伍麗華今將補件 召集全台藍原民議員總動員 更多文章

林建隆進一步說,目前警方平均每月可追回約1000萬元的虛擬貨幣被詐款項,但控管部分款項時,被害人會不相信自己被騙,向主管機關抗議、申訴,「我們其實現在壓力也很大」,變成警方還需花時間說服被害人報案,「詐騙集團花了3個月跟他培養感情,我們有辦法一通電話就說服他嗎?」不過,刑事局有非常專業的人員,且非常熟悉詐騙手法,因此還是會盡可能的不斷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