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開始把財產移轉給子女最好?財經專家曝2個最佳時間點,有效增值不敗光

財產該何時傳承,才能發揮最大價值?這是許多父母深思的問題。過早給予,擔心孩子缺乏理財能力;過晚贈與,可能錯失資金對他們人生發展的關鍵助力。究竟什麼年齡才是最佳的贈與時機?(資料照/顏麟宇攝)

財產該何時傳承,才能發揮最大價值?這是許多父母深思的問題。過早給予,擔心孩子缺乏理財能力;過晚贈與,可能錯失資金對他們人生發展的關鍵助力。究竟什麼年齡才是最佳的贈與時機?有人認為,年輕時獲得資助能幫助子女建立事業與家庭,發揮最大效益;也有人主張,等到孩子財務能力更成熟、責任感更穩定後再給,才能確保資產不被揮霍。究竟該如何權衡?本篇文章將解析不同階段的財產傳承策略,幫助你做出最適合家庭的選擇。

將財產交給子女的關鍵時刻

繼承財產的最佳年齡其實因人而異,但如果從一般人的人生財務需求來看,我認為《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作者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所提倡的「二十六到三十五歲」,或是一般財務顧問建議的「三十五到四十五歲」兩個時間段,可能是最理想的時候。

為什麼比爾‧柏金斯會提倡在孩子二十六到三十五歲這個階段就把財產贈與給他們呢?他的觀點是強調「金錢的時間價值」與「生命各階段不同需求」之間的平衡。比爾‧柏金斯認為,二十六到三十五歲是人生中最具活力、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的階段,也是許多人開始建立家庭、拓展事業的時期。此時給予資源,可能帶來以下兩大好處:

資金能最大化地支持人生目標:這些錢能夠用來支付教育貸款、創業資金、買房頭期款,甚至資助探索夢想(如旅行、創業等)。此時提供的資金可以幫助子女避免過早承受財務壓力,專注於自我成長。

錯失機會成本較低:在這個年齡階段,金錢能創造的價值(如投資回報、學習新技能)可能更高,因為孩子有時間和精力去利用這筆資金,即便失敗了,也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如果過晚的提供協助,等到子女四十歲甚至五十歲時才給予財產,這筆資金能夠發揮的作用會比年輕時更弱,因為孩子的人生選擇已經受到限制,無法充分利用這些資金來實現夢想。

當然,年齡也不是一個絕對的指標,如果擔心資金管理能力不足,可以設立條件,如子女達成某些目標後才贈與更多資金。幾年前我曾看過電影《億萬未婚夫》,它所講述的故事內容,就是長輩指定繼承人必須先結婚才可以繼承財產,繼承條件包括了年齡期限以及結婚事實這兩件事。我曾經在二○一九年帶領二百個人一起寫下人生的第一篇遺囑,我當時也設定了孩子可以在我死後繼承遺產,只是我提出限制要他在三十五歲之後,才可以處分我留給他的股票,當時我認為,他在三十五歲的心智以及理財能力應該會到達一個成熟且適合的狀態。

因此並非一定要選擇在單一的年齡段贈與金錢,也可以採用不同階段贈與的方式,更靈活地滿足子女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

1.二十六到三十五歲:提供一筆較小的資金作為學習、創業或探索人生的基金,並藉此培養財務規劃能力。例如:每年贈與一定額度,讓子女在嘗試新事物時有經濟後盾,子女可以選擇留學或是創業,甚至學習投資。 (相關報導: 繼承順位怎麼看,一圖秒懂遺產分配順序比例!想分配給朋友、不想留給不孝子女可以嗎? 更多文章

2.三十五到四十五歲:一般來說,這是人生財務壓力的高峰期。需要承擔的主要支出,包括結婚、教育支出(子女教育費)、房貸壓力,或是中年階段的職業挑戰。獲得財產援助可以減輕這些壓力,並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持,比如還清部分或全部房貸,以及增加孫子女的教育儲蓄。也可以將其投入到長期投資中,如股票、房地產或創業,享受更長的資金增值期,實現更有效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