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跟川普談崩了,中國的機會來了?學者:歐美若分道揚鑣,北京也會笑出來

2025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陷入爭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月28日在白宮的激烈爭吵,讓美國介入俄烏戰爭的可能性畫上問號,俄烏和談的前景也蒙上陰影。雖然不少美國媒體分析普京才是唯一的受益者,不過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克勞斯·拉雷斯(Klaus Larres)認為,歐洲可能因為此事與美國關係陷入緊張,這對中國來說同樣利多。

澤倫斯基近乎屈辱地離開白宮後,歐洲國家幾乎一面倒地對烏克蘭表達支持。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強調「侵略者是俄羅斯,受害者是烏克蘭」;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說「烏克蘭可以依靠德國,也可以依靠歐洲」;波蘭總統圖斯克(Donald Tusk)也在X發文:「親愛的朋友烏克蘭,你們並不孤單。」在歐洲國家中,大概只有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an支持美國立場,稱讚「川普總統勇敢地站在了和平的一邊」。

由於美國是對烏克蘭提供最多軍事援助的國家,2022年2月至今提供了價值650億美元的軍援,如果美國此後抽手不管(尤其川普期盼的礦產協議並未順利簽訂),對烏克蘭來說將造成嚴重打擊。不過歐洲各國這3年也提供了520億美元的援助,當美國的援助陷入高度不確定,歐洲各國不得不投入更多,力挺雖然不是歐盟成員、也沒有加入北約的另一個歐洲國家烏克蘭。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克勞斯·拉雷斯(Klaus Larres)認為,歐洲將自己視為烏克蘭的保護者。不過一直對衝突採取旁觀態度的中國,會是跨大西洋關係決裂的受益者嗎?川普上個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說時曾表示,「但願中國能幫助我們停止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我們將與他們合作」,當時中方並沒有積極回應。不過拉雷斯認為,中國如今成為「房間裡的成年人」:一方面中國沒有捲入俄烏衝突,另一方面也沒有捲入與川普的爭端。

拉雷斯說,中國只是坐在後座上,遠遠地看著事情的發展。多年來一直無法分裂歐美關係的北京,如今竟然迎來意外的收穫,「中國可能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好笑,同時也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拉雷斯分析,中國將強化與歐洲的經貿和投資關係,並且非常小心,不會去做任何在政治意義上冒犯歐洲的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貝爾齊納(Kristine Berzina)認為,歐美關係的裂痕可能會影響布魯塞爾對中國的立場。 (相關報導: 川普與澤倫斯基不歡而散!美正副元首指責烏克蘭總統「不知感激」:礦產協議告吹,烏克蘭和平蒙塵 更多文章

拉雷斯也同意貝爾齊納的評估如果你在世界上需要朋友,因為你的長期合作夥伴離你而去,那麼你對中國這樣的國家的態度就會軟化。中國很可能會利用這樣一個向他們敞開的機會,而歐洲人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中國的開放態度有更多的感同身受。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表示,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賴、不受制於任何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