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遭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公然羞辱、甚至趕出白宮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他仍然願意與美國進行「建設性對話」、也仍然「準備好簽署」美烏的礦產協議,他不過是希望「烏克蘭的立場能被聽見」。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的失敗不僅意味著普京的成功,也將是歐洲與美國的失敗,他確信美烏之間的風波終將過去。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當美烏之間的關係因為川普政府展開俄羅斯的和平談判而變得緊張,礦產協議顯然是美國與烏克蘭繼續安全關係的墊腳石。但在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川普(Donald Trump )、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白宮的橢圓辦公室當著媒體的面發生激烈爭論後,澤倫斯基竟被告知「必須在礦產協議未簽署的情況下離開白宮」。不過澤倫斯基表示,他離開白宮後烏克蘭與美國仍在持續溝通,只不過他並未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川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表示,沒有和平協議就不可能有經濟協議,但澤倫斯基無視礦產協議與和平協議如何進行的「順序」,反而選擇在本應私下進行的討論中公開「重新爭論」此事。面對美國可能中斷協議的沉重壓力,澤倫斯基在討論烏克蘭局勢與對策的歐洲峰會結束後對BBC表示,美烏爭執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只有俄羅斯的普京(Vladimir Putin)受益,「如果再次受到邀請,我會重返白宮」。

澤倫斯基對BBC表示,他希望烏克蘭的夥伴都能夠記住,在這場戰爭中誰才是侵略者。他仍堅持不願討論放棄領土,但BBC指出,川普政府曾將此作為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也對他與川普會面的處理方式表示遺憾。澤倫斯基在歐洲倫敦峰會後對媒體表示,在這場峰會中,各國領袖同意與烏克蘭合作的四點計畫,英法等國願意組成聯盟,實現停止戰爭的和平協議、並保護烏克蘭未來免於俄羅斯的侵略。
不過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重申歐洲「必須負起重任」,但也強調任何協議都需要美國的支持。澤倫斯基會後則表示,烏克蘭和平的最佳安全保證,就是強大的烏克蘭軍隊,歐洲也需要美國某種形式的投入,比方說防空和情報方面的合作。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對法國《費加羅報》(Le Figaro newspaper)表示,目前歐洲正在醞釀一個月的空中、海上與能源基礎設施停戰,希望在此期間達成和平協議,歐洲也將在第二階段進行部署。

BBC指出,在橢圓形辦公室的爭執後,幾位重量級的共和黨人都支持川普處理會議的方式,並且對澤倫斯基語多批評。包括曾是烏克蘭堅定支持者的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表示,澤倫斯基「要不然就辭職、派一個我們的人過去,否則他就得要改變」。澤倫斯基對此批評則回應,辭職是一回事,但若要阻止他再次參選、就必須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相關報導: 風評:澤倫斯基的「悲壯」─台灣的警示 | 更多文章 )
自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一直要求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也是澤倫斯基勝利計劃的關鍵部分,但川普政府已經多次表明這不太可能實現。澤倫斯基則對此表示,他願意用總統身份交換北約資格,「這意味著我完成了我的使命」。他還表示,由其他國家的人來決定誰是烏克蘭的領導人「並不怎麼民主」,但他表示葛蘭姆可以成為烏克蘭人,然後在決定誰是烏克蘭領導人時,「他的聲音就會有其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