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次登基至今不到百日,不但將美國搞得一團亂,也將戰後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與關係重新洗牌。他的激進作為使得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卿魯比歐,成為聽命辦事的隨從。魯比歐除了上任第一次出訪行程-拉美-受到極大的關注,接下來美俄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烏克蘭停戰談判,國際仍聚焦在川普與澤倫斯基的口水戰,想必魯比歐心中有所惆悵。
川普日前在美國保守派行動大會(CPAC)上,再度表示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如何收回世人只能拭目以待,但我們可以先從魯比歐首訪拉美的軌跡看些端倪。媒體對魯比歐的處女秀評價各有不同。有讚揚他完成川普總統的使命,也有指出他帶回滿公事包難以執行的協議,另有說美國傳統對拉美「胡蘿蔔與大棒」政策回來了。然而,筆者認為魯比歐此行沒有帶足夠的胡蘿蔔(實質利益)給拉美。
魯比歐本次出訪巴拿馬、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瓜地馬拉與多明尼加五國,媒體上滿是他與東到國總統熱切擁抱,湖邊漫步,西班牙文交談等消息,順利達成此行解決移民問題,打擊販毒活動,驅逐中國勢力的目的,好似風光。
移民問題藉由遣返是最容易看到成果,但也是和毒品走私一樣,最無法根本解決的問題,答案就在魯比歐於多國時提到的,創造就業機會和收入,人民就不會外逃。拉美部分國家長期政治動盪,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是相關問題的源頭,多個國家原期待魯比歐的到訪能提供建設性的援助,結果只是將問題丟回給各國,讓拉美大失所望,究其根源,川普並未授權他能有任何實質的承諾。
魯比歐首訪的收獲是得到巴國退出中國一帶一路;薩國關押移民及美籍罪犯外包業務;哥國限制華為五G的發展;瓜國接收更多的移民;多國稀土探勘權給予美國。巴國更配合川普政策審查運河區的使用紀錄,甚至有可能撤銷長江和記集團港口租用權。反觀,受訪五國只得到較多的口頭承諾。
首先,魯比歐除了與薩國簽訂民用核能合作備忘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為瓜國初步規劃兩個新港口之外,缺乏美國實質投資這五國的計畫,他反而希望台灣企業到瓜國發展。其次,他被追問有關美國國際開發署停止運作對拉美的影響時,僅以會豁免訪問國帶過,無法交代援助工作已停擺的事實,所幸,台灣仍持續捐贈白米予瓜國。再者,計畫將哥國與多國打造成半導體供應鏈國家,擺脫對亞洲的依賴,直接衝擊我國的重要產業。甚至,在晉見哥國總統前,先與兩位有意爭取大位剛離職的部長見面,理由是他們抗中,實在有失禮節。
魯比歐最大的收獲可說是巴國退出一帶一路,但中國從二0一七年逐漸減少在拉美投資已引起巴、哥等國的不滿,即已揚言退出一帶一路是反制的選項之一,如果美國之後未提出相等的利益,巴國隨時會再加入,如同巴西一樣未加入一帶一路,無損它與中國的關係。此外,美、巴原協議是戰時美國政府船隻(軍艦)可免費且優先通行運河,結果「呷緊弄破碗」,逼著巴國總統穆利諾緊急出面否認,後續發展尚待觀察。
美國前駐巴國大使斐利(John Feeley)表示,他任內多次建議華府與企業投資巴國,都無任何下文與回應。魯比歐帶著沒有川普畫押的空頭支票到拉美,只要求後者付出,美國自己卻無所作為,後續反彈力道恐不會太小。
*作者為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川普「美國優先」魔掌伸向巴拿馬運河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