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不僅讓全球科技業嘩然,更使多家科技巨頭的股價隨之震盪,而財經專家阮慕驊今(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一家杭州默默無聞的小公司,連月來炸裂了全球,甚至造成美國和全球股市的大波動,AI霸主輝達的股價因它而大跌16%,市值蒸發了6000億美元。DeepSeek真的有這麼強大的威力,足以改變AI生態系?還是它只是像是煙火般的一時閃亮,終究在AI的大浪潮下被證明只是個意外呢?
阮慕驊說,一開始矽谷和華爾街對DeepSeek並不以為意,態度是知道中國的一個新創科技公司推出了這麼一個玩意,但並不認為它有什麼了不起。但隨著愈來愈多專家和知名人士的評論出來,和愈來愈多的下載數之後,DeepSeek突然炸裂了AI生態圈。「一時之間,DeepSeek取代了OPEN AI成了全球AI最受矚目的明日之星。」
阮慕驊指出,根據Appfigures數據報導,DeepSeek自1月26日登上蘋果AppStore榜首以來,18天內下載量突破1600萬次,幾乎是ChatGPT的2倍,顯示其全球影響力快速擴大。印度市場需求旺盛,下載量占15.6%,且自1月28日起,DeepSeek也穩居美國GooglePlay榜首。
阮慕驊提到,DeepSeek推出之後,美國AI生態系開始出現了論戰,有人認為它翻轉了AI由美國科技界和金融界一手掌握的遊戲規則,也有人認為它只不過是個玩具罷了。無論如何,它的低算力和低成本達到的高效能,確實讓美國科技股先蒙受了大災。
阮慕驊指出,輝達股價一天下跌16.9%,博通的股價下跌17.4%,微軟下跌2.14%,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下跌超過4%。在歐洲,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ASML一天股價下跌超過7%,生產人工智慧相關硬件的西門子能源股價暴跌超過5分之1。以市值衡量,輝達曾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但它的市值從3.5兆美元縮水至2.9兆美元,落後於蘋果和微軟,跌至第3位。
阮慕驊表示,至於DeepSeek本身怎麼看待它和OPEN AI的成本,他引用DeepSeek的回答給大家參考,當詢問它DeepSeek和OPEN AI的成本分析時,它回答「DeepSeek V3的訓練成本是557萬美元,但實際成本高於此,綜合估算年營運成本約是5到13億美元。」它採用了專家模型和fp8精度訓練和鍵值緩存優化等算法創新以減少對算力的需求,並繞過cuda架構,支持中國自產晶片,以降低對硬體的依賴;也說了開發成本僅為OPEN AI的3%到5%。
阮慕驊也說,不過DeepSeek倒不認為它改變了AI的生態,在它眼裡的AI生態系,未來有著OPEN AI這種高端閉源和DeepSeek的普惠開源並存的空間。「我想,這個註解倒是挺有說服力的。」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