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民營經濟的春燕來了?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為何吸引外資仍難如登天

位於北京前門附近的街道上一處垃圾桶前中共政治標語。(田暢攝)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2月17日召開完今年首場民企座談會後,外界反應如出一轍,大陸股市在當日午後大幅下跌,下一交易日與之前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外資股卻大幅增長,反應市場將資本流向性越來越突出。

大陸多家官媒在首場座談會後,也是努力在營造一種扶持民企的輿論氛圍,多部門也是第一時間發文支持習近平在首場座談會上的講話。由此,在大陸民間,不少人呼之欲出一句話「民營經濟的春天似乎又來了」;對於一些此前曾在此摔倒過的民企來説,則是心中又繃緊一根線。

相比於之前習近平召開的民企座談會,這次官方在兩會前出台的政策幅度要減少許多,有大陸民間學者稱接下來的兩會,高層要拿出一個好看的政績觀和政策導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政府是扶持和善待民企的,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大陸民企從未離場只是進行「產業轉型」而已。

北京多年來對於民企的態度也是十分曖昧不定,一方面指揮地方政府對民企進行「遠洋捕撈」,另一方面又開始召開個中國名目的座談會,北京當局的做法不僅讓本國企業感到十分無奈也讓許多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投資前景表現的十分擔憂。

「穩民企、盼外資」中共高層出新招 現實環境還有待考量

大陸商務部週三(2月19日)發佈的聲明,2025年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7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3.4%,也低於2022年1月的1022億,2023年1月的1276億,為最近4年來最差開局。

此外,202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0億元,同比下降27.1%,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在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出上也創下新高。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料估算,2024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出12,277億元(約合1684億美元)。

一名女子在香港公園跑慢跑。香港政府的動態清零政策已令許多外資人才萌生去意。(美聯社)
北京多年來對於民企的態度也是十分曖昧不定,一方面指揮地方政府對民企進行「遠洋捕撈」,另一方面又開始召開個中國名目的座談會。(美聯社)

同一天大陸商務部、中共發改委發佈《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中共央視報導,有關方案涉及所謂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準等四個方面的20條具體措施,包括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等。

其中包括,「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力度」、「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支持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允許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鼓勵跨國公司投資設立投資性公司」、「便利外國投資者在華實施併購投資」等等。

但是在大陸長期以「高度國安化為由」對一些外資企業採取「反間諜行動」也讓許多投資者感到擔憂。此外,大陸國安部也時常性發文稱,正常的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不會受到干擾。對於何為是正常性投資企業,官方從未有定義。

此次,大陸多部門頒佈「穩外資」的舉措旨在希望減少新建資本,而是併購的方式進行投資,在此次檔中也表示「優化外資併購規則和併購交易程式,完善併購管理範圍,降低跨境換股門檻等」。

分析指也是由此通過融資併購的方案,將一些地方政府債務投資中較多的項目分給外資投資,加快減少地方債務違約風險的提升。

「穩外資」是大陸打贏川普關稅戰的重要措施之一

川普對華增加關稅已經引發大陸經濟市場的波動,不過對於一些以出口製造業為主的企業來説,川普關稅戰無疑是在增加美國民眾的生活負擔,因為這些出口企業會在原價上增加,但是對於一些銷量較高的產品則是採取一種擔負稅價的方式。對於北京當局而言,穩定外資有利於未來美國對華貿易制裁中,中國外匯儲備增加,同時也能在美國大規模關稅戰的情況下,大陸自身能夠在所謂脫鉤的情況下繼續運轉下去。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王大陸逃兵役,為何沒有像其他明星遭到「大陸」封殺? 更多文章

在大陸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地緣政治風險、貿易關稅加劇的形勢下,一些跨國企業對大陸市場一直保持著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