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發出信號,準備開始就結束烏克蘭戰爭展開談判之際,中國試圖在其中發揮作用。
據北京和華盛頓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周來,中國官員通過中間人向川普團隊提出舉行美俄領導人峰會,並在最終停火後促進維和行動的建議。
但鑑於外界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日益密切的關係深感擔憂,該提議在美國和歐洲遭到懷疑。
川普 上周三表示,他已經直接與普京接觸,以解決這場衝突。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他與普京進行了「長時間且富有成效的通話」,兩位領導人同意互訪,並立即展開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談判。「我相信,這一努力將取得成功,希望很快就能實現!」他寫道。
川普後來在橢圓形辦公室告訴記者,他和普京「也可能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會面」,但他沒有透露具體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據北京和華盛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提議的美俄峰會沒有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參與。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就烏克蘭和歐洲安全的未來展開磋商,這與西方長期以來承諾的讓烏克蘭參與任何決定該國未來的談判背道而馳。
2025年2月14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左三)出席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AP)
白宮未證實是否收到了中國的提議,但還是對這一設想予以否定。一位白宮官員表示:「這根本不可行。」
當被問及該提議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表示,他對此並不知情,但他補充說:「我們希望各方努力緩和局勢,爭取通過政治途徑解決。」
川普曾表示,他打算在擔任總統的頭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現在,川普政府表示將在上任100天內實現這一目標。
美國官員將時間表推遲歸咎於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稱這使得莫斯科能夠繼續戰鬥,並抵制國際社會要求停火的壓力。俄羅斯的戰爭行動也得到了伊朗和北韓的支持。
副總統JD・范斯(JD Vance)、川普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特使、退役中將基斯・凱洛格(Keith Kellogg)以及多位美國高級官員上周前往歐洲,與歐洲領導人討論這場衝突。川普政府官員表示,范斯定於上周五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發表演說,這是美國首次公開闡述其對談判的立場。
2025年2月14日。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右二)和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中)出席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AP)
兩位歐洲高級官員表示,凱洛格已告訴歐洲外交官,他的目標是儘快向川普提交結束戰爭的方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造成數以十萬計的軍民傷亡。由於在戰場上取得了緩慢但穩定的進展,俄羅斯幾乎沒有表現出結束戰鬥的意願。俄羅斯官員上周重申,戰爭將持續到莫斯科的所有目標都實現,包括進一步奪取領土,以及一個中立、軍事力量薄弱的烏克蘭的出現。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2.0時代下,台美關係會生變嗎?
|
更多文章
)
上個月,川普向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商界領袖發表影片演說時表示:「希望中國能夠幫助我們,特別是幫助我們阻止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華盛頓的一些中國問題專家表示,川普可能會以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為威脅,迫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協助解決這場衝突。
中國提出的建議反映出,習近平希望與川普談判,以避免川普政府發動廣泛的經濟攻勢。
然而,了解北京想法的人士表示,習近平不希望任何幫助結束戰爭的舉動損害中國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中國的提議不包括北京方面承諾減少對莫斯科的巨大經濟支持。
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前不久,北京方面宣稱中俄友誼「無上限」。儘管如此,考慮到中國經濟與西方世界的深度交織,中國的一些政策顧問曾質疑中國與俄羅斯走得如此之近是否明智。
但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中國與俄羅斯建立起更加牢固的經濟和外交關係,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情況下,中國成為支撐克里姆林宮的關鍵生命線。
事實上,就在上個月的川普就職典禮當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普京通了電話,兩位領導人承諾將進一步深化兩國關係。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TASS) 上周一報導,習近平將於5月出訪莫斯科,出席俄羅斯紀念二戰打敗納粹德國78周年的活動。
自習近平於2012年底成為中國領導人以來,他與普京已進行過40多次面對面的會晤。
「最高層之間的私交抵消了中國官僚機構對於中俄結盟『成本』的不安,」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前高級中國事務官員華自強(Rick Waters)說道。
「因此,北京方面可能會向川普政府提出更具戰術性的讓步方案,包括與普京舉行峰會,或參與停火後的穩定機制。」華自強表示,「但中國不會向普京施壓,要求他停火。」
北京方面不願與莫斯科方面保持距離,這損害了中國在西方心中的信譽,並可能限制中國在促使俄羅斯做出讓步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
在歐洲,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讓人對中方意圖深感懷疑。一些歐洲高級官員已表示,他們認為中國樂見曠日持久的衝突,因為這會消耗美國和歐洲的軍事資源,並加深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德國和法國的一些高級官員也曾在不同場合表示,中國可能是促成持久和平計劃的關鍵參與方,因為北京對莫斯科有影響力。因此,歐洲不會完全排除中國參與和平協議,甚至不會排除中國在此類協議執行過程中的參與。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為促成俄烏和平協議而提出的方案中,有一部分涉及中國派遣維和部隊前往該地區充當「擔保人」。
然而,歐洲越來越擔心,一項可能由大國促成的協議會無視基輔方面的要求。任何由中國牽頭的、有普京和川普參加的三方峰會都可能加劇這些擔憂,因為許多歐洲官員認為,川普可能會為了與中國達成某種重大協議而將歐洲的利益放在一邊。
歐洲官員一直表示,任何和平談判都必須有烏克蘭和歐洲領導人的參與,因為他們的安全將受到直接影響。
烏克蘭官員雖然承認北京對莫斯科有影響力,但對中國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的任何努力都表示出謹慎。
澤倫斯基在去年曾指責中國破壞了由烏克蘭牽頭的瑞士和平峰會。他還贊同川普要「以實力求和平」的承諾,稱讓俄羅斯停止入侵的最佳方式是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支持,並通過制裁俄羅斯來削弱俄方的戰爭機器。
習近平有理由嘗試幫助川普結束烏克蘭戰爭。川普在始自2017年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尋求習近平幫助遏制北韓,將對華貿易行動推遲了一年。
如今,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習近平將樂於看到川普拿出達成協議的態度,推遲針對中國的進一步貿易和其他經濟行動。到目前為止,由於中國在美國芬太尼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川普政府已對中國商品進一步加徵了10%的關稅。川普之前曾誓言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2.0時代下,台美關係會生變嗎?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