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冬天的流感疫情大爆發,厚生勞動省推估,從去年9月起,這波流感季累積患者人數已經突破950萬人。雖然進入2025年後患者人數開始減少,許多醫院的病床卻依舊短缺,甚至急診一度停止收治患者。日本醫界觀察,這波流感重症病患異常增加,推測原因可能是接種流感疫苗人數減少,導致重症患者增加。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日本流感疫情在去年底相當嚴重,從去年9月起,這次流感季累積患者人數已經突破950萬人。根據厚生勞動省數據,光是在12月23日至29日這一週,就有31萬7812人罹患流感,這是自199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與前一週相比,患者人數一口氣增加10萬人,而且連續10週呈現成長趨勢。
根據日本官方定義,全國約5000處定點醫療機構每週通報流感患者人數,平均每間醫療機構超過1人的話,就視為進入全國流行期。這次日本每家醫療院所接診的流感平均人數達到最高的64.39人,幾乎所有都道府縣的平均接診人數都超過30人。從各都道府縣來看,接診人數最高的是大分縣(平均接診104.84人),其次是鹿兒島縣(96.4人)和佐賀縣(94.36人)。

東京都部分醫院因為一度湧入太多流感患者,床位緊張。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位於東京八王子市的南多摩醫院從去年底起,疑似感染流感的發燒患者激增。截至1月中旬,患者不僅來自東京都市中心,甚至遠至山梨縣、神奈川縣等地也傳來收治急救患者的請求。醫院副院長關裕表示,「雖然收治流感患者的高峰已過,但康復的患者還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很多人沒辦法立即出院,因此病床的緊張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今年日本流感疫情略有緩和,1月20日至26日這7天,醫療院所回報的流感平均接診人數為11.06人,較前一週減少7.32人,連續2週呈現減少趨勢。接診患者總數為5萬4594人,較前一週減少3萬6118人。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感染症學會流感委員會委員長石田直表示,「患者人數雖然已經從歷史最高水準急速下降,但目前流行的A型流感可能會被B型流感取代,未來B型流感病例數可能會增加。此外,還需要警惕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等其他傳染病」。

雖然日本整體疫情緩和,但千葉市消防局表示,截至1月5日的一週內,需要查詢4次以上才能確定收治醫院的「搬送困難案例」高達350起,創下新高。被迫跨縣搬送的案例也隨之增加。1月截至19日搬運的3449名患者中,有31人被送往縣外的醫院,比例是平時的3倍。感染流感的患者中,部分會轉為重症。南日本放送報導,鹿兒島大學醫院急救中心長垣花泰之觀察到,這次流感季相較於往年有個異常現象,那就是「這次流感引發的重症患者增多,是先前未曾經歷過的情況。」
垣花泰之表示,鹿兒島縣其他醫療機構也面臨類似情況,流感、COVID-19患者非常多,無法再收治新患者,很類似2022和2023年疫情擴散時的情況。為何這次流感轉重症的患者會急速增加,垣花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疫苗接種。「COVID-19疫情緩解後,很多人不再接種疫苗,接種流感疫苗的人似乎也在減少。」他表示,雖然只是「推測」,但是「可能是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減少,導致重症患者增多。」日本醫界呼籲民眾堅持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降低感染風險。
《產經新聞》報導,醫師建議,如果出現頭痛、咳嗽、發燒等症狀但較為輕微的情形,與其在擁擠的候診室等候看診,有可能會導致身體進一步惡化或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不如在家靜養、減少與他人接觸,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營養。但休養2、3天若仍高燒不退,頭痛或咳嗽變得更嚴重,或是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持續超過2週,建議就醫。垣花泰之強調:「即使是40多歲的人,也有因為流感重症住院的情況,所以不能因為年輕或是身體健康就掉以輕心。」 (相關報導: 強制未成年女學生裝避孕器、拿貧困兒童做社會實驗!丹麥「同化」因紐特人醜聞,恐讓格陵蘭倒向美國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