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北京》經濟成長趨緩下,不一樣的蛇年春節

這是北京西單大悅城,有遊客在正門處拍照。曾經年輕人的聚集地之一的西單大悅城,也開始門可羅雀。(田暢攝)

傳統的農曆春節,歷來都是歡聲笑語,在外地的遊子都趕回老家,探親訪友。在過去二三十年間,這些民風已被悄悄改變,有些年輕人選擇不會家過年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有一些人受到整體經濟環境下行的打擊下,而不選擇返回先前的工作地。

這個春節,中國官媒鞭炮齊鳴的表露出十分紅火的樣子,而在現實中,百姓卻是關起門來過日子。

在北京,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雖然人潮洶湧,但是消費的人卻少之甚少。相較於紙上繁華,用鏡頭裡記錄了真實的蛇年春節京城掠影。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機器人扭秧歌,美國元素進春晚─直接對美示好? 更多文章

在蛇年春節假期中,用鏡頭記錄了2025年蛇年春節的京城樣貌。

位於北京復興門外大街的首都博物館外,一些民眾在一處由已故中共領導江澤民題寫「首都博物館」的字碑前留影。(田暢攝)
位於北京復興門外大街的首都博物館外,一些民眾在一處由已故中共領導江澤民題寫「首都博物館」的字碑前留影。(田暢攝)
北京朝陽區的東岳廟附近。這裡距離駐華使館區距離之近,儘管在大年初三,來這家商場的民眾也不是很多,在經濟蕭條下,緊衣縮食成為眾多中國民眾的首選。(田暢攝)
北京朝陽區的東岳廟附近。這裡距離駐華使館區距離之近,儘管在大年初三,來這家商場的民眾也不是很多,在經濟蕭條下,緊衣縮食成為眾多中國民眾的首選。(田暢攝)
位於北京三里屯一處街道,共享單車的調度員正冒著嚴寒調度自行車。在經濟大蕭條下,許多民眾放棄過節,選擇加班只為獲得三倍工資。(田暢攝)
位於北京三里屯一處街道,共享單車的調度員正冒著嚴寒調度自行車。在經濟大蕭條下,許多民眾放棄過節,選擇加班只為獲得三倍工資。(田暢攝)
位於北京西長安街附近的長安商場,有遊客在等待紅綠燈。三年疫情解封後,商場附近不再有先前的繁華。(田暢攝)
位於北京西長安街附近的長安商場,有遊客在等待紅綠燈。三年疫情解封後,商場附近不再有先前的繁華。(田暢攝)
位於北京朝陽區「The Box」商場,一處出版公益展覽。這裡展出了許多在中國出版的新書如何進行編輯、校對和出版審查的流程。(田暢攝)
位於北京朝陽區「The Box」商場,一處出版公益展覽。這裡展出了許多在中國出版的新書如何進行編輯、校對和出版審查的流程。(田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