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駐華大使、立命館大學衣笠綜合研究機構教授垂秀夫近期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這也是他首度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因為已經退休,所以他除了以個人身份分析國際關係之外,也分享他熱愛的攝影,以及駐台時期的外交小故事,甚至兩度駐台的他,與許多政治人物都是好友,其中又以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與他的交情最深厚,邱義仁當年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下野後到南部種田,兩人也一直保持聯絡,除了長期聯絡之外,能夠在總統府開設照片展,邱義仁也有從中協助。
首度到台灣工作時,垂秀夫年僅39歲,他擔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總務部長一職。垂秀夫提到,當時身在香港的他,主動向東京提出請求,希望能被派往台灣。「為什麼想去台灣?因為我想從台灣的視角來了解中國這個國家。」他指出,自己曾在香港觀察過「一國兩制」,也在北京工作過,並在南京留學,為了全面了解中國,他認為去台灣是必要的。垂秀夫強調,這是他個人的請求,並認為越年輕時前往台灣越好,所以經過安排,外務省讓他首度派駐台灣。
當時是前總統陳水扁執政,蔡英文是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是副主委、邱義仁是總統府秘書長、當時林佳龍還很年輕,蕭美琴甚至還是民進黨國際部主任,他可以說是當時就與後來民進黨二次執政的團隊有熟識。他也特別提到,在所有人之中,與邱義仁的交情尤為深厚,他們中有許多人曾向由垂秀夫派遣的教師學習日語。後來他回日本後,在亞洲大洋洲局等工作,都與他們持續互動往來。到2016年蔡英文擔任總統時,他擔任審議官是負責台灣問題的最高級官員,他與政權交接小組的吳釗燮、邱義仁等人一同進行政策調整,將對台政策寫報告給當時首相安倍晉三、外務大臣岸田文雄。
與邱義仁有好交情 長期保持聯繫
在2008年政黨輪替後,邱義仁曾南下高雄內門地區務農,與農委會前副主委戴振耀共同經營「耀伯農場」,種植番茄、南瓜等農作物。2012年起,邱義仁也曾在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及北海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期間約為一年半。從扁政府時期兩人就熟是,後來,也一直保持聯絡。談到他們兩個的好交情,垂秀夫回憶,當時他在邱義仁南下當農夫時,還有給他打電話,而在邱義仁到日本的期間,他們也都有見面。
垂秀夫也說,他身為日本的外交官,最基本的立場是從日本的國家利益出發,而台灣對日本的國家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曾向台灣的外交部長,或是多年好友邱義仁明確地表達「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我不是親台派,而是親日派。」對方完全接受這樣的觀點,這種立場並非為了台灣,是基於日本的國家利益,這是外交工作的核心原則。從日本的國家利益來看,台灣尤其是在當前中國越來越「無理取鬧」情況顯得極為重要,「日本與台灣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合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報導: 幕後》真的有想抓林秉文?法務部長軟趴趴 新北地院沒說的是他10個月前就落跑了 | 更多文章 )
2018年總統府辦展 時任副總統陳建仁參加開幕式
「海島之國」攝影展是垂秀夫於2018年5月在總統府舉辦的個人展覽,展出他在日本和台灣拍攝的40多件作品,呈現兩地的美麗風景和充滿活力的人物形象。談到當初辦展的背景,垂秀夫回憶,他是在一次與時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及好友邱義仁的聚餐中,邱義仁突然提出「在總統府展出」這個想法,由姚人多研商協助,後來也順利舉辦,當時他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對這個媒體公開,希望盡可能低調,當時總統府沒發佈新聞稿,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參加開幕式後,在個人臉書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