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街頭,不同的世代!苗博雅、閻紀宇、吾爾開希對談《逐夢大道》

社民黨立委候選人苗博雅(左起)、《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閻紀宇、八九學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12日在台北松菸誠品電影院,展開電影《逐夢大道》座談會。(陳芷若攝)

 Let freedom ring! 這是50多年前,金恩博士演說的結論,他帶領大家邁向革命的最終站

八九學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社民黨立委候選人苗博雅,以及《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閻紀宇12日在台北松菸誠品電影院,展開電影《逐夢大道》座談會。

面對主持人閻紀宇的提問,吾爾開希表示,電影中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當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打電話給ㄧ位女歌手聽她唱藍調,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時刻,金恩博士冷靜分析民運的策略,給人ㄧ個虔誠的領導人、一個真正領導人的風範。

吾爾開希表示,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偉大在於面對自己情感時,知道自己的謙卑,從電影歌詞中「我想聽到上帝的聲音」,表達出他尋求力量的感覺,就算是偉大的人,同樣要尋求力量的撫慰。

吾爾開希表示,看完《逐夢大道》時便想著「我們走了好久」!他表示,在20世紀見到許多這樣的領袖,像是曼德拉、馬丁路德金恩、翁山蘇姬,我們躬逢其盛應該感到喜悅。

會議中三人談話
社民黨立委候選人苗博雅(左起)、《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閻紀宇、八九學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12日在台北松菸誠品電影院,展開電影《逐夢大道》座談會。(陳芷若攝)

看到的不是偉人傳記 而是真實社會運動的領袖

主持人閻紀宇詢問苗博雅觀影後感受,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一開始鏡頭帶到很多小人物所發生的事情,因為一個運動的成功與失敗,或者說所謂運動的力量,尤其是在和平非暴力的抗爭中,運動力量其實是取決多少群眾願意無條件付出,這些人才是這場運動到底能不能成功的關鍵!然而在大歷史的敘事當中,這樣的人會被視為是小人物,很容易被忽略。我們所歌頌的都是一些領導型人物的生平,可是對於真正築起社會運動根基的基層民眾,我們了解很少。

苗博雅表示,《逐夢大道》這部影片塑造幾個小人物做為廣大群眾的代表,雖然他們後來沒有參選、沒有成為偉大的歷史人物,但是他們的身影其實在歷史刻下很深的記號。電影運用許多看起來只是在鋪陳的情節,但在她看來,這部片最珍貴的地方就是在這裡,告訴我們這樣的運動是大家一起面對。

苗博雅於對談中表達自己的理念
社民黨立委候選人苗博雅(左)表示,《逐夢大道》這部影片塑造幾個小人物做為廣大群眾的代表,他們的身影其實在歷史刻下很深的記號。(陳芷若攝)

接著主持人閻紀宇深度詢問,兩位與談人當年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到底在想甚麼?

吾爾開希:挺身而出在歷史時刻是光榮的

吾爾開希以中國文化中不太強調勇敢的價值為例,表示教育中我們會教孩子堅強,但不太會教導孩子勇敢、主動出擊。「旁邊的人被欺負了 你是有責任的。」他指出自己從小被灌輸的價值觀。

談到八九學運,吾爾開希以「天之驕子」來形容自己那一代的人,他表示,當時他們走上台要付出的代價比台灣民運人士還要多,面臨坐牢、終身在國家不得翻身等。不過,當時他沒想到的是許多人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自己也歷經幾十年的流亡。在《逐夢大道》這部電影中,讓他想起八九學運的價值。

苗博雅:事情一旦不管 一切就再也無法挽回

苗博雅表示,今天自己的發展,也是當初想像不到。但自從在司法改革團體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擔任志工後,她的人生之路就轉變了。有一次遇到冤案,「知道這件事情一旦你不管,它往錯誤的方向去,這一切的一切就再也無法挽回。」苗博雅表示,也因為這件事,她在司改運動上,從一個單純的參與者轉為社會工作者。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蔡英文的夢?美夢或只是幻夢? 更多文章

苗博雅表示,一個偉大的人物背後是有著很多人支持著,偉大時刻的背後,其實是前面數以千計,我們所沒注意的事件所累積起來的。「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每個人生活中,有著『其實可以為社會做點什麼』的想法。」她表示,自己也是這樣期許自己,當覺得自己現在可以再做點甚麼,就會盡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