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北京向全國人大會議進行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今年的發展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6.5至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約3%、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而且中國在「十三五」(2016年到2020年)時期的經濟年均成長率都要保持在6.5%以上,中國的經濟總量到了2020年更將超過90兆人民幣。

李克強報告時強調,中國在201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67.7兆人民幣、成長6.9%,已經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李克強說:「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因為「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仍在經濟總量超過60兆人民幣的高基數之下克服挑戰。

至於2016年的新發展目標,李克強說包括GDP成長6.5%至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成長和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不過李克強也承認,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我們要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而GDP成長6.5%至7%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同時也要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2020年的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

李克強同時提出了「十三五」期間的相關施政計畫:
一、以「科技革新」為發展注入動力
李畫出一個「2020年將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大餅,中國屆時將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0%」。
二、繼續推動「新型城鎮化」
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領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實現城鄉寬頻網絡全覆蓋。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三、提倡綠色生活、生產 改善生態環境
今後5年,中國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以上城市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延伸閱讀】中國環保部啟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戰略環評
四、加速市場化 建設法治政府
李克強說,中國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他又強調政府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市場機制與政府角色將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並且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
【延伸閱讀】林毅夫專文:轉型國家,需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五、做好教育 達成全民脫貧
李克強說,中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將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在於教育。除了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化,中國也將繼續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 (相關報導: 67兆GDP、6.9%成長率 從2015年統計公報看中國經濟發展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