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是女性,反而會卡住自己」Google手機技術總監25年職場經驗:做好工作和性別無關

20241205-專訪Google台灣 Pixel硬體技術專案管理總監Sumi Sam 。(柯承惠攝)

風傳媒探索當前台灣的職場生存法則,希望傾聽科技人的職場故事,採訪他們的職涯歷程。繼介紹中美晶集團董事長徐秀蘭的經驗談以後,我們來到Google 台灣台灣位於板橋的硬體設計據點,採訪Google 台灣的Pixel 硬體技術專案管理總監 Sumi Sam(以下稱Sumi)。Google 台灣起源於資訊匯集、搜尋整合的願景,開發數位生產力工具和智慧型手機,這家全球員工數超過10萬人的科技公司,如何強化員工之間的溝通、相處,引向持續研發和創新?

走進Google 台灣位在新北板橋的辦公室,這裡是Google 台灣全球最重要的硬體設計據點之一,在文化、性別多元的職場上,Google 台灣如何引導對話、開啟彼此有效溝通?Sumi思考了一下,笑說:「我好像很久沒有發覺自己是女人了,(性別)有差別嗎?」

「認為我是女性,這樣的想法反而可能卡住自己」

Sumi的25年工作資歷橫跨馬來西亞、美國和台灣,歷練三種文化的職場洗禮,而且她一路走來都在科技業任職,對職場文化和溝通頗有體會。Sumi說,自己常對討論異性溝通議題的的女性同仁分享一句話:「妳換一個思考方式,」Sumi強調,她更關注行為本身;比如曾有同事反應,自己在會議上,話還沒講完就被打斷,因為身為女性而感到很害怕。Sumi認為,這時女性工作者如果將注意力放在「我是女性,所以…,」這樣一來,想法就很可能被困住。Sumi建議,不妨先忘掉「女性」這個身份,在職場上說話,就應該以擔任的職位為基礎發聲,這樣會更有自信地為自己的工作負起責任。

我們好奇,科技人才密集的職場,成員是否以男性占大多數?Sumi觀察,男性比例稍高,不過近年也有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加入。她補充說:「近來Google 台灣台灣有越來越多女性主管,我觀察到這些新主管多半有個共通的想法,她們都不強烈覺得自己是女性。」Sumi笑說:「這點跟我一樣」。

Sumi解釋:「在職場上,如果我們都是平等的interview(面試)進來,這代表我們能耐一樣。討論事情時,我們不談我是女性或男性,我們是一樣的,拿掉這個卡住自己的想法以後,接下來只有你和我要怎麼應對這件事情而已」,Sumi眼神流露自信的說:「當我放下、忘掉『女性』這個身份,我,就是做好這個工作的人,如此而已」。

職場環境鼓勵不同意見、促成溝通

在矽谷,Google 台灣是一家相對重視多元意見的大型企業。我們關注這間公司如何從制度和文化塑造出發,維持環境中友善、促進溝通的氛圍。Sumi回憶,起初到Google 台灣報到時,發現主管被賦予的角色和前東家有些差異。「在其他公司的時候,很多決定雖然有討論,可通常是top-down(由上而下)的,」Sumi坦言,這也許是一般企業常見的現象,也就是主管早有定見,但形式上可能還是要取得共識,因此開個會討論。 (相關報導: 從GOOGLE、FB到APPLE,科技股還能買?歷史經驗告訴你:每次美股牛市,都有一個族群帶頭 更多文章

「進到Google 台灣,就發覺這裡非常bottom-up(由下而上),從一開始就要把整個東西做好,常要綜合多元意見。」Sumi觀察,Google 台灣團隊的每個人,無論是不是主管,在會議中都會鼓勵彼此發言;如果知道有同事擅長某些任務,會中就往往有人特別提起他;Sumi舉例,比如自己是主管,團隊中有人看到比較安靜的成員,可能會從旁鼓勵說「昨天跟你講這題時,我覺得你那個意見不錯,你要不要提一下?」,讓彼此的強項都有更多曝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