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旋風歷歷在目,黃仁勳的演講中,教育圈的大家除了專注他講了什麼,也同時在他的背板中尋找自己的學校和位置。大家都期待輝達帶給大家什麼,卻不去想:你有什麼?他憑什麼要給?在郭智輝部長與賴士葆就輝達投資綠能承諾的討論中,兩人的立場截然不同,當然這是大家習以為常、每天都在上演的政治立場與思維衝突。先不說這郭智輝能不能達成這件事,但他以「我們可以給他」的積極態度,至少先展現了願景驅動的企圖,試圖透過對綠能發展的承諾來吸引外資,推動產業革新;相反地,我在賴士葆的質疑則反映了讀出了他對創新政策的不信任感。這種積極與謹慎的矛盾不僅存在於經濟政策領域,也影響著當前的高等教育。然而,高教中的守舊不只是被動的防禦,更像是阻礙進步的枷鎖,對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未來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