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Lancet 文章列表
#
Lancet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自拍照預測癌症存活機率?AI工具FaceAge估生物年齡,準確度勝臨床醫師判斷
一張看似尋常的自拍照,竟可能成為醫療決策的關鍵依據。美國最新研究揭示,透過AI演算法分析臉部影像,不僅能推估一個人的「生物年齡」,還能進一步判斷癌症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與存活機率,挑戰傳統醫學仰賴醫師直覺的「肉眼判讀」。
王秋燕
2025-05-12 09: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星光閃耀到黯然退場─杜魯道崩塌背後的台灣啟示
曾被視為加拿大政壇新星的杜魯道(JustinTrudeau),近日宣布計劃辭去總理及自由黨黨魁職務,這一消息震驚國際社會。自2015年以來,他以年輕、有活力的形象為加拿大政壇注入新氣象,推動了多項進步主義改革,贏得國內外讚譽。然而近年來,通膨飆升、內政政策失靈,以及黨內外壓力,最終將這位昔日的政治金童逼上了神壇的出口。
柳靖
2025-01-09 06:10
新聞
國際
氣候變遷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有指標都在惡化!《刺胳針》發出紅色警戒:全球數百萬人有生命危險
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與全球多個頂尖學術機構及聯合國專家合作《刺胳針倒數》計畫,每年就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發表報告。《刺胳針倒數》20日發布今年的年度報告,44項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全球健康指標都在惡化,包括高溫死亡、傳染病、饑荒等,全球數百萬人將面臨生命危險。
廖綉玉
2021-10-24 12:00
風生活
染疫後肺纖維化後遺症會不會自己好?醫貼1張照片憂恐更嚴重:8個月後還是一片白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1)日,國內通報確診數已累計16223例,而先前的臨床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確診者痊癒後,有8成會出現「肺纖維化」的狀況,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有重症患者的肺纖維化問題過了8個月仍沒有改善。
劉潔謙
2021-10-01 15:57
風生活
打第3劑疫苗能增加保護力?醫學期刊《刺胳針》最新報告曝光:一般人沒必要再打
頂尖科學家在「刺胳針」雜誌刊登的文章中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即已足夠,一般民眾不需要再打追加劑。這些科學家包括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高級官員和世界衛生組織人員。
中央社
2021-09-14 09:39
新聞
國際
瑞典研究:確診新冠肺炎,心臟病風險增加3到8倍
瑞典一份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會增加中風與心臟病風險。研究人員說確診後一週,第一次得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3到8倍。
中央社
2021-08-07 22:00
風生活
新冠肺炎》新增274例本土、15例死亡!醫師大膽判斷:不到兩周,每日確診就會降至兩位數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宣布有本土274確診例(包含15名死亡),以及境外4例,總共的278例確診,另外有校正回歸73例。陳時中對此表示,確診人數當中,台北市有122例;新北市171例、桃園市2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10例、基隆苗栗各5例、台中5例。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1-05-31 14:04
新聞
國際
兩岸
《刺胳針》最新報告:去年4月6.9%武漢居民已有新冠抗體,「實際染疫人數高出官方數據25倍」
一項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刺胳針》(TheLancet)上的研究發現,截至2020年4月,武漢市有6.9%的人存在新冠病毒抗體,其中82%的人存在無症狀感染。進行這項研究的中國專家說,這個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很大一部分人口仍然沒有感染這個病毒,因此需要大規模接種疫苗來達到群體免疫,以防止疫情的再次出現。這個數字也顯示,武漢實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遠遠超過官方宣布的數字。
美國之音
2021-03-19 17:10
新聞
國際
一旦解封疫情恐「打回原形」!西班牙最新研究登《刺胳針》:僅5%人口有新冠抗體、群體免疫「不可能實現」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全球超過1100萬人染疫、超過50萬條寶貴性命消逝,人們日常生活的樣貌也如天翻地覆般轉變。
鍾巧庭
2020-07-07 07: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當疫情肆虐全球後……2500萬個工作機會消失、研究估恐增數千自殺人口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部分國家已有趨緩跡象,不少專家提醒,疫情過後各國須面對與解決的失業與自殺問題,可能比疫情本身還嚴峻。國際勞工組織(ILO)推估,新冠肺炎肆虐可能造成全球2500萬個工作機會人間蒸發;而瑞士精神科醫療團隊日前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THELANCET》(刺胳針)的研究更指出,全球性的失業海嘯伴隨長時間景氣低迷,推估光是2020年,全球可能就會增加2135至9570名自殺人口。
黃天如
2020-05-12 09:00
新聞
國際
中國「確診」定義變變變 實際確診病例至少比官方數字高4倍!香港研究登權威期刊《刺胳針》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風暴席捲全球,截至23日止,疫情發源地——中國——累計確診病例達8萬3千多起,中國政府17日宣布,武漢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新增1290例,總數上修至3869人,較先前數據暴增50%,官方統計數字仍持續遭各方質疑。
鍾巧庭
2020-04-23 23:13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危機推升失業率,侵蝕各國社福公衛系統!《刺胳針》警告:GDP每掉1個百分點,就有千萬人落入貧窮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經濟恐將嚴重倒退,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警告,全球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就有1千萬人落入貧窮階級,貧窮人口受到的衝擊
王穎芝
2020-04-09 14:28
新聞
國內
調查
武漢肺炎》全球投入疫苗研發 英國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藥有治療潛力
繼伊波拉臨床試驗藥物、愛滋藥物,就在就連類風濕關節用藥都被專家點名可能有機會治癒武漢肺炎!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最新發表英國倫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研究,內容指出,根據武漢肺炎病毒感染肺部的過程與機轉,他們篩選出6種已取得治療其他疾病藥證的藥物,其中,台灣也有進口、用於治療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副作用相對溫和的口服錠劑baricitinib(成分名:巴瑞替尼),被視為最有希望的明日之星。
黃天如
2020-02-09 09:10
新聞
國際
吃魚油能預防心臟病?銀杏可以增強記憶力?錯!《紐時》破解9大常見醫學迷思
一般認為,病患從醫療院所得到的治療建議,必定經過專業的科學研究「掛保證」,但《紐約時報》1日報導,研究人員近來發現,長久以來為大眾甚至醫師深信不疑的醫學知識或治療方式,根本與醫學研究的臨床實驗結果相互矛盾。因此《紐時》特別整理出10大廣為流傳的醫學迷思,破除民眾的錯誤認知。
鍾巧庭
2019-07-03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權威醫學期刊竟然視台灣為中國一省!陳建仁聯名中研院士致函要求更正
權威醫學期刊《TheLancet》(刺胳針)日前刊登一篇中國的醫學研究,文內將台灣列為中國其中一省,引發台灣大批民眾抗議。對此,副總統陳建仁昨(28)在臉書發文表示,為捍衛台灣主權與學術尊嚴,將和多名中研院院士聯名致函《TheLancet》編輯部,要求該期刊更正,並呼籲民眾踴躍至《TheLancet》粉絲專頁表達意見。
王品力
2019-06-29 14:58
新聞
國內
調查
睡前來杯紅酒有益健康?橫跨多國、近60萬受試者最新大規模研究「大翻案」
「酒喝太多不好,但不是說每日適量紅酒有益健康,尤其還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的最新大規模研究,針對近60萬名飲酒者進行平均長達7.5年的追蹤,並依此推估受試者40歲後的餘命變化,結果發現,無論喝什麼酒,都是喝得越多、生命年數損失越多!
黃天如
2019-05-12 09:2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為了地球也為健康!科學家發表「全人類最佳飲食方案」,原來我們每天都吃錯、標準差超多
科學人員揭露他們口中對地球和人類健康都最為理想的飲食方案,包括堅果、蔬果和豆科植物攝取量加倍,肉和糖攝取量減半,這除防止數百萬起早死案例,也可避免災難性重傷地球。
中央社
2019-01-19 08:30
新聞
國際
全球首例!接受死者子宮移植,巴西先天無子宮婦女誕下健康女嬰
巴西一名罹患「先天性無子宮無陰道症候群」(MRKH)的婦女2016年接受已死亡捐贈者的子宮移植,於去年12月15日成功剖腹產下健康女嬰,成為全球首位接受死亡捐獻者移植,且成功生產的案例。先前美國、捷克、和土耳其曾進行過10次死者子宮移植手術,但受贈者均未能成功生育,這起首例證明,未來這項技術將造福更多不孕症婦女。
黎映彤
2018-12-05 14:35
新聞
國際
糖尿病治療拉警報》病患已破4億人,未來將有4000萬患者難以取得胰島素!
隨著人類生活、飲食習慣改變,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過4億人,無數糖尿病患者要靠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胰島素已經供不應求。21日發表的科學研究預測,到了2030年,全球更將超過4000萬糖尿病患者難以取得胰島素,非洲、亞洲與大洋洲的糖尿病患,將是胰島素短缺時最受影響的族群。
蔡亦寧
2018-11-23 10:10
風影音
國際
愛滋病預防性投藥奏效!最新實驗結果出爐 新增感染病例降至史上最低
這顆藍色小藥丸可能會改變世界!愛滋病曾被稱為「20世紀的黑死病」,但隨著醫藥技術的演進,若感染者在確診後確實服藥,便能有效控制病情,健康狀況幾乎與常人無異。而預防性藥物的出現,更使人類朝徹底消滅愛滋的目標邁進一大步。根據一項澳洲最新發表的大規模研究,在固定服用抗愛滋病毒(HIV)藥物「舒發泰」(Truvada)之後,當地新增愛滋感染病例顯著減少,來到史上新低,研究人員更形容感染數量的下降幅度為「全球史上首見」,顯示預防性藥物有望成為阻止病毒傳播、終結愛滋疫情的關鍵。
鍾巧庭
2018-10-22 20: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