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AIDS 文章列表
#
AIDS
約 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聯合國警告:美國若撤除資助,恐逾600萬人死於HIV與AIDS
聯合國愛滋病機構7日說,美國若取消資助全球愛滋病相關計畫,未來4年恐有600萬餘人死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即愛滋病毒)和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即愛滋病)。
中央社
2025-02-09 11:30
新聞
國際
愛滋防治取得重大進展!新增病例減少1/5,死亡病例減少4成
根據26日發表的研究,全球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愛滋病毒)新增感染與死亡人數已下降,可說對抗這項疾病取得重大進展;但衛生專家警告,距離根絕HIV還言之過早。
中央社
2024-11-27 1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專訪巴黎副市長》LGBT+族群參政有這意義 設立國際日提升尊嚴死認知
應我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邀請,法國巴黎副市長何梅洛-米凱爾來台灣交流人權議題,並參加台灣同志遊行,期間接受《風傳媒》專訪。被問到LGBT+族群參政的看法,他直言,自己成長的年代沒有這類先例,不過現在愈來愈多,而讓年輕人看到身為LGBT+族群有人生成功的可能至關重要。
簡恒宇
2023-10-29 15:00
風生活
健康
陰莖越大越容易讓女生性高潮?破解12個性愛迷思,掌握2關鍵讓她爽翻天
先前台灣藝人被爆出一連串性醜聞,讓人不禁感嘆性知識的重要性,即使處於科技突飛猛進的現代,很多人仍認為討論性事是很尷尬的,而避之不談,就連父母也很少對自己的孩子提及性問題,因此我們對於性事,最終只能道聽塗說。謠言似是而非也就算了,有時候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因此,本文將提供12個性知識正解,同時破除常見的性謠言。
Hello醫師
2023-01-23 17:00
風生活
健康
「妹妹」癢、有灼熱感,千萬別輕忽!盤點常見婦科性傳染病,每個女生都該懂
HPV病毒,中文又叫人類乳突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是一種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屬於濾過性病毒的一種,有許多不同的型別。低危險型HPV(最常見為第六、十一型)會導致菜花或輕度子宮頸癌前病變;高危險型HPV(最常見為第十六、十八型)會導致子宮頸癌及其他癌症,包括外陰癌、陰道癌等。
寶瓶文化
2021-10-24 10:00
新聞
國際
「作為來自西歐的白人直男,我從沒想過我會感染愛滋」一名愛滋患者與世紀疾病共處的心路歷程
「作為一名來自西歐的白人直男,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愛滋病毒測試結果會是陽性。」38歲的克里斯托弗・克萊特邁爾(ChristopherKlettermayer)是奧地利人,2014年他發現自己感染愛滋病毒。他用化名菲利普・斯皮格爾(PhilippSpiegel)談論愛滋病話題和接受採訪。
BBC News 中文
2020-12-02 11:10
風生活
為何中國老年人感染愛滋人數激增?WHO最新報告道出真相!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藉「世界愛滋病日」發布數字指出,60歲以上老人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中,年增率最高的族群,2019年就新增3.7萬例。其中男性較2010年新增數大增500%。
中央社
2020-12-01 14:29
國際
疫情導致HIV藥物短缺!聯合國警告:若超過半年,非洲南部將有50萬人死亡
4月時,南非的HIV感染者朱璐(SibongileZulu)發現政府補助的HIV藥物短缺,這種藥物在一般藥局裡要價48美元(約台幣1400元),但在封城期間,她被公司解雇而沒了收入,又還有4個孩子要養,內心慌亂可想而知。幸好,朱璐最後找到一位護士朋友,她在專門協助HIV感染者的「穆拉姊妹基金會」(theSisterMuraFoundation)工作,該組織從4月提供朱璐藥物至今。
王穎芝
2020-08-12 05:40
新聞
國際
巴基斯坦村莊爆900名兒童染上愛滋病 歧視、貧窮與保守風氣讓病情雪上加霜
巴基斯坦有一個小鎮,鎮上將近900名兒童感染愛滋病病毒。一切都源於今年4月,一名當地醫生懷疑一名到他診所看病的兒童有感染症狀,建議其接受HIV測試。短短8日,超過1000人被診斷HIV呈陽性。
BBC News 中文
2019-11-29 20:30
新聞
國際
這些精子很健康!紐西蘭全球首家「HIV陽性精子銀行」,捐贈者曾是愛滋病毒帶原者
世界上第一家愛滋病毒(HIV)陽性精子銀行27日在紐西蘭創建,捐精者全是曾被驗出HIV呈陽性的男性,不過在長期治療之後,體內的病毒量已經完全消除,或是低到檢測不出來,因此他們的精子不具有傳染性,與一般男性的精子無異。目前已有3名紐西蘭籍捐精者拋磚引玉,期望未來有更多人能響應,一起撕下外界貼在愛滋病患者身上的污名標籤。
蔡娪嫣
2019-11-27 19:30
新聞
國際
愛滋防治新革命!實驗證明預防投藥有效 植入型新藥成功避免感染HIV
「20世紀黑死病」愛滋病目前沒有特效藥,至今已奪走數千萬人的生命,但製藥業鉅子默克藥廠23日公布的新研究指出,早期實驗顯示,感染愛滋病的高風險族群如果植入新藥islatravir,可以有效預防感染愛滋至少1年,這種新藥或可成為愛滋防治的一大進展。
廖綉玉
2019-07-25 11:00
風影音
國際
愛滋病可望完全治癒!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基因編輯技術 成功根除細胞內HIV病毒
目前愛滋病毒仍無完全治癒方法,僅能透過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控制,不過美國天普大學醫學院和內布拉斯加大學醫療中心,2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刊登合作研究結果指出,結合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和長效緩釋抗反轉錄病毒作用,成功把愛滋老鼠感染細胞內的愛滋病毒基因根除,且實驗結果顯示,30%受試老鼠體內沒有再發現愛滋病毒蹤跡。
簡恒宇
2019-07-04 08:10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終結愛滋病大流行曙光在望!新研究:「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可完全遏阻愛滋病毒傳染
愛滋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曾經野火燎源,重創人類社會,也成為歧視同性戀者的污名化工具。但是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現行的「抗反轉錄病毒療法」不但能夠治療愛滋病,而且可以完全壓制病毒的傳染力!
閻紀宇
2019-05-03 17:51
新聞
國內
調查
愛滋病「完全治癒」全球已有3例,醫師揭密他們死裡逃生的治療關鍵
2007年德國「柏林病人」宣稱成為全球首例獲得完全治癒的愛滋病患,而在今年初第2、3例幸運兒又相繼在英國及德國出現,愛滋病果真有了完治的方式?醫師表示,這3名病人都因身患比愛滋更迫切危及性命的疾病,才接受骨髓移植;能連帶治療愛滋病,則有如買樂透彩券,人人都想中獎發財,機會卻是可遇而不可求。更何況骨髓移植風險極高,在已有口服藥可有效控制病毒量的前提下,其欲納入愛滋病常規治療方式,仍有長路要走。
黃天如
2019-04-16 08:20
新聞
國內
調查
你還以為愛滋病是絕症嗎?台灣3.8萬感染者,至少還有7千黑數不願見光
20世紀,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愛滋病毒)襲捲全球,且因初期缺乏有效藥物,多數患者均在短時間內死亡,令其贏得「20世紀黑死病」的稱號。疾管署(CDC)統計,自1984年至今,本國籍愛滋病感染者累計達3萬8439人;惟據推估,礙於各種原因,國內至少還有7000人為愛滋帶原者而不自知,而如何降低「愛滋黑數」,不但攸關患者自身生命安全,更是防疫工作的一大挑戰。
黃天如
2019-04-16 08:10
新聞
國際
教導使用保險套有必要!只知性病知識並不夠 美國性教育專家:學習預防才重要
「我經常問自己為何要成為性教育者,但我不確定,可能是我的父母及學校都不談論性吧」,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愛滋病/性病傳染防治中心資深主任、金賽性、性別與生殖研究所保險套使用研究小組成員威廉.亞伯表示,「或許是我的個性使然,因為我認為有必要幫助人更能接受他們的性,面對反對也不用深感罪過」,強調性教育讓人能更理性的依自身需求做出性選擇。
簡恒宇
2019-03-09 09:20
新聞
國際
學習LGBT知識就會變同志? 美國性教育專家:無研究支持此論點
性別平等教育是否應納入LGBT內容,在台灣引發熱議,反對者甚至發動公投,強烈拒絕在小學及國中階段教導LGBT議題,而美國性教育專家、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公衛學院副院長威廉.亞伯表示,現在小孩生在更多元、對性多元接受度和理解度更大的世界,深信教導LGBT議題相當重要,強調是否讓小孩接受LGBT教育不是主要問題,因為孩子早能從許多管道獲得不同資訊。
簡恒宇
2019-03-09 09:10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全球第2例!「倫敦病人」接受幹細胞移植後、體內病毒徹底消失 寫下愛滋病治療新里程碑!
「20世紀黑死病」愛滋病目前沒有特效藥,至今已奪走數千萬人的生命,不過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4日刊登的最新研究公布,一名英國倫敦的男性愛滋病患接受幹細胞移植後,即使停藥18個月,體內也未檢測出愛滋病毒,這是繼12年前「柏林病人」布朗後,全球已知第2例接受幹細胞移植並痊癒的愛滋病患,這也成為愛滋病治療的新里程碑。
廖綉玉
2019-03-06 1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世界愛滋病日:如果「基因編輯嬰兒」不可行,我們還可以如何有效防治愛滋病?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的爭議還在持續。賀建奎稱,經他基因編輯後的嬰兒能免疫愛滋病,但這一做法幾乎招致全球科學界的一致批評。在近期於香港召開的基因編輯大會上,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們對賀建奎發出尖銳的批評和質疑。學者們認為,目前已經有很好的方式能阻斷愛滋病病毒,比如通過母嬰阻斷、精液洗滌等技術,愛滋病毒攜帶者也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違反倫理共識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全球範圍多年的公眾防範意識教育也在防愛起到關鍵作用。
BBC News 中文
2018-12-01 16:15
新聞
國內
愛滋感染人數創新低 10年來首見「反轉」向下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截至7月底止,國內愛滋新增通報感染人數為1156人,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401人,也是2012年以來同期新低,預估今年可望是2009年以來感染人數首度「反轉」向下。
謝珮琪
2018-08-14 19:1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