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文章列表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經濟學獎知多少》得主白種人幾乎都是男性,諾貝爾逝世70多年後才開始頒發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於台灣時間11日傍晚揭曉。不同於其他獎項,經濟學獎並非依照諾貝爾本人遺囑設立,1969年才首度頒發。截至2020年,共有86人摘下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但女性得主只有2位,非白種人得主也只有3位,堪稱諾貝爾六大獎項中「最男、最白」的一座。
鍾巧庭
2021-10-11 18:49
新聞
國際
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開人體感官與神經「放電」之謎!兩名美國學者共摘桂冠
2021年諾貝爾獎4日揭開序幕,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出爐,由兩位美國學者朱利雅斯(David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摘下桂冠,2人因研究「人體對溫度和觸覺的感受器」的開創性貢獻共獲殊榮,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3330萬元)獎金。
蔡娪嫣
2021-10-04 17:44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醫學獎知多少》佛洛伊德被提名32次竟空手而歸!還有多組學霸夫妻、父子檔
2021年諾貝爾獎將從4日起開始揭曉得獎名單,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將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出爐。
邱舒恬
2021-10-04 08: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男人獎」?歷年僅57位女性獲獎……2021年諾貝爾獎女力能否現蹤?
2021年諾貝爾獎從10月4日起陸續公布獲獎名單,但這個舉世矚目的獎項近年因得主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而引發爭議。自1901年首度頒發以來,超過900位個人得主中,居然僅有57名女性曾獲諾貝爾桂冠加冕,約佔6%,科學領域的女性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MeToo運動在2017年延燒至諾貝爾文學獎的遴選單位瑞典學院,更導致當年文學獎延後一年頒獎,在性醜聞風暴餘波盪漾下,諾貝爾獎遴選機制也再度面臨檢視。今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是否能看見女性身影,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鍾巧庭
2021-10-03 17:00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2021年諾貝爾獎明天開始揭曉!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又到了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發6大獎項的時候,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兩地的委員會已經做好準備,迫不及待要宣布這些獎項的得主!照慣例,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從10月4日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打頭陣,為一年一度的盛事拉開序幕。
王莛瑜
2021-10-03 08:00
新聞
國際
科技
2020年回顧》TikTok和華為、諾貝爾獎、ZOOM成疫情贏家、太空探索新紀元......一文掌握年度科技大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繼續主導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絲毫停滯,星辰人間、虛擬空間,人類繼續科技攀登。
BBC News 中文
2020-12-31 07:00
新聞
國際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C型肝炎知多少?台灣感染者多達40萬至70萬人,至今沒有疫苗!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3位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英美科學家。C型肝炎發生於全球各地,台灣也不例外。台灣C型肝炎感染者約40萬至70萬人,一般成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4%至5%,多集中在中南部沿海地區、部份原住民社區與宜蘭、花蓮、台東等地。
國際中心
2020-10-05 18:25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2020諾貝爾醫學獎》拯救數百萬人性命! 英、美三學者「發現C型肝炎病毒」共獲殊榮
2020年諾貝爾獎從今(5日)起揭開序幕,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出爐,由美國病毒學家亞爾特(HarveyJ.Alter)、萊斯(CharlesM.Rice)及英國學者霍頓(MichaelHoughton)摘下桂冠,三人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拯救全球數百萬人的貢獻共獲殊榮,均分1千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3370萬元)獎金。
鍾巧庭
2020-10-05 17:37
新聞
國際
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談新冠病毒:日本應向台灣學習,全球化潮流不因疫情逆轉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暢談新冠病毒的防治與「後新冠病毒世界」。本庶佑說,這次緊急事態是「日本最大國難」,但他不認為全球化的潮流會因此逆轉,日本也應該採取更積極的對策。他分析義大利、英國、美國疫情失控是因為「不願面對科學事實」,而台灣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在這場疫情之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勢必會發生變化,但他也說不准是好是壞。
李忠謙
2020-04-14 07: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設立實驗室、布局產業發展……中國吸引諾貝爾獎得主落腳 推動先進科技產業創新
以澳洲諾貝爾獎獲得者馬歇爾命名的「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9月21日在中國廣東深圳正式簽約揭牌,這是深圳第五座以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實驗室。在簽約儀式上,馬歇爾談到實驗室建立的初衷:「我們希望能在中國最終打敗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會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是胃癌。
國際中心
2017-10-02 16:55
新聞
兩岸
新華社選出2015十大中國新聞 馬習會、天津大爆炸、全面兩孩、人民幣入籃上榜
中國官媒新華社29日評選出2015年中國十大新聞,不過新華社並未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排名,僅依照事件發生時間先後排序。內容包括「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重大公安事故、北京大閱兵、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全面兩孩、馬習會、軍隊改革、全面脫貧、人民幣入籃等。新華社十大新聞的全文如下:
國際中心
2015-12-29 19:09
新聞
國際
2015諾貝爾醫學獎》曾是高中化學老師 如今讓數億人免於失明威脅的大村智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大村智是日本山梨縣韮崎市人,北里大學特別榮譽教授,擁有東大藥學博士與東京理科大學理學博士的雙博士學位。現年80歲的大村智(1935年生)是微生物有機化合物的尖端研究者,他以多種分離、培養、篩選活性物質的原創方法,從微生物體內發現了471種前所未見的化合物,其中有26種應用於醫藥、動物用藥、農藥、研究用試藥,對於醫學、生物化學與有機化學、抗生素工業貢獻卓越。
李忠謙
2015-10-05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