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黨外運動 文章列表
#
黨外運動
約 2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綠營綁架社運史─被操控的台灣公民運動
十一年前,作為一名太陽花運動的支持者,我曾堅信社會運動能夠挑戰權力、推動改革、深化民主。然而,這些年來,目睹民進黨將社運簡化為政治工具,甚至粗暴地將各種不同理念的運動納入其「綠色體系」內,我感到無比憤怒與失望。民進黨試圖塑造一套線性且封閉的社運歷史敘事,從「黨外運動」到「太陽花學運」,再到今日的「青鳥行動」,彷彿所有公民運動都理所當然地與民進黨同一陣線,並削弱了台灣公民運動原本多元而豐富的面貌。
樓一甯
2025-05-14 05: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陸配亞亞重申主張和平統一,不滿造謠毀滅家庭 嗆聲群眾中指齊發,「滾回中國」罵聲不斷
被扣上「武統陸配」之名的劉振亞(亞亞),遭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25日是其離境最後期限。行政院長卓榮泰表態,主權安全無妥協空間;內政部長劉世芳批評亞亞不是普通媽媽,從法律戰、輿論戰到心理戰「3戰齊發」。劉振亞偕丈夫25日上午到內政部前舉行記者會,強調遭到謠言毀滅人格與家庭,但她愛大陸也愛台灣,主張和平統一;亞亞丈夫則訴求內政部暫停對其妻子的驅離處分。記者會現場有大批反對群眾包圍,不斷高喊「滾回中國」、「八九六四」,數度打斷現場發言。
張鈞凱
2025-03-25 14:17
新聞
政治
「掃除綠衛兵」誓師!民眾嗆「毀憲亂政」到嘴角冒泡 黃國昌:歡迎不同聲音
全台「大罷免」浪潮波濤洶湧,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協助號召的「護民主,反威權,行動代號:掃除綠衛兵」活動志工們,今(22)日下午於北市萬華龍山寺旁展開誓師大會,曾參選北市中正萬華議員的民眾黨新聞輿情部主任吳怡萱,及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主任陳智菡等人都現身與會,高呼「國政荒蕪,罷免雙吳」等口號,劍指民進黨北市中正萬華立委吳沛憶及北市士林北投立委吳思瑤。不過,現場除有支持者到場,場邊也不斷有叫囂聲,讓現場志工直呼,「沒想到這麼刺激。」
鍾秉哲
2025-02-22 22:0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誰的校園自治?誰在對公共參與貼政治標籤?
數日前,聯合報刊登臺中市政府青年事務審議會青年代表賴彥丞的〈綠漠視校園自治黑手滲進學生會〉社論,引起學生自治、公民參與等不同領域夥伴關切與關注,尤指學生會儼然成為「民主進步黨」的現下組織而缺乏其「獨立性」,引起議論。很遺憾地,原作並沒有在其文內訴說任何的證據,也沒有指出哪些團體親綠,難以揣測意圖,更誤用「教育中立」原則劍指民主進步黨的手伸入校園,若仔細觀察時在可以發現各政黨其時都在校園間角力,但實務上各陣營的青年團在像是反勞基法修惡、婚姻平權等進步議題皆有共識。
陳玉鑫
2025-02-19 05:3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政經解密
台海解碼》馬英九訪陸花了25年才成行 幕後推手一封遺言讓他扛起青年交流大旗
時任總統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實現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在今(2025)年即將屆滿10周年。卸任之後已3度訪陸,「馬習二會」於2024年4月10日登場,馬英九會否藉著「馬習會」10周年的機會,再度赴京「馬習三會」,給了外界不小的想像空間。
張鈞凱
2025-01-25 09: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統雄觀點:從美麗島,實現少年中國!
1977年,臺灣現代民歌開拓者之一的李雙澤,留下了2首代表作:《美麗島》和《少年中國》。現在這2首歌名,似呈現政治兩極的相反符號,但當時是由同一組人:胡德夫、楊祖珺,經常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一起唱,為何那時卻沒有違和之感?(請參見上周本專欄《摘棉花、採茶菁─永續我們年輕的歌!》)
吳統雄
2025-01-20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學運世代,自我崩壞
民眾黨號召1月11日上街「釘孤枝」,衍生出來的政治效應仍餘波盪漾。這場原是聲援黨主席柯文哲,並抗議賴政府「司法不公」的群眾運動,卻牽連出案外案,而案主皆為同一人,即民進黨立法委員鍾佳濱。他認為上街集會是「妨害司法公正」,已淪為一樁笑話;一向自詡「野百合世代學運領袖」的他,竟自爆「不在現場,在裝甲旅待命」,如此經歷也能造假,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主筆室
2025-01-17 07:20
風生活
即時
快訊》民進黨「黨外運動大將」鄭余鎮心臟病逝!他遭開除黨籍全因「這個女人」?
前民進黨立委鄭余鎮傳出於本月7日凌晨因心臟病於台大醫院病逝,享壽79歲,他曾是1980年代台灣黨外運動的重要人物,在民進黨創黨後,也曾扮演關鍵角色,他的政治生涯曾因婚外情事件而蒙上陰影,最終選擇淡出政壇,如今傳來不幸消息令政壇意外。
周育信
2025-01-14 10:21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吳統雄觀點:摘棉花、採茶菁─永續我們年輕的歌!
今年是「民歌50年」,源於老友楊弦在1975年首辦現代民歌演唱會,在臺灣掀起一時波濤壯闊的「民歌運動」,其中「第一代民歌手」,就是1977年第一套(2張)民歌唱片《我們的歌:第一、二輯》中的8位:我倆和另外6位朋友:朱介英、吳楚楚、楊祖珺、韓正皓、胡德夫、陳屏。正好7男1女,戲稱八仙過海。
吳統雄
2025-01-13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不能太倚美「這3任總統」最務實 林孝庭戳破台美粉紅泡泡:別抱不切實際幻想
川普(DonaldTrump)在競選期間曾揚言未來台灣要交「保護費」。其當選之後,台灣一些政治人物或學者即主張,為了尋求美國安全保障,提高軍費支出占比,交「保護費」給美國未嘗不可。台灣的安全從戰後即高度依賴美國,台美之間的軍事關係,隨著不同的歷史環境,領導人的自主性是否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分析,到李登輝時代之前的歷任領導人,仍展現務實的一面,設法極大化台灣自主空間;台灣看待與美國的關係時,不要有太過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幻想。
張鈞凱
2024-12-12 09: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醒醒吧大雄,你其實是胖虎
國際情勢詭譎,兩岸形勢也怪得很。馬英九基金會促成的一場兩岸青年交流,馬龍旋風眾人始料未及,後來竟演變成圍剿「中國台北」女大生的批鬥大會,還加碼紮了一具名為「盤絲洞」的稻草人,以受害者之姿,從網路到街頭控訴被中國「霸凌」。政治目的清楚得很,種種風波無非是斷絕兩岸關係的「師出有名」,最後還不小心露了狐狸尾巴,鬧了一齣「力挺戒嚴」的戲碼,讓世人看見台灣是如何「捍衛民主」。
張鈞凱
2024-12-09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那些記得和忘記的陳水扁—101煙火
——
韋安
2024-12-05 06:30
新聞
政治
支持者也怒了!民進黨「戒嚴文」2度炎上 鐵粉砲轟:背離初衷才該適可而止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突宣布緊急戒嚴,震驚全球。而民進黨立院黨團卻在社群媒體Threads上發文,疑似支持戒嚴政策,影射在野黨為「暗黑惡勢力」,此貼文一出引發各界砲轟,民進黨團則在凌晨發聲明澄清盼就此止血,不過這波操作就連民進黨支持者也看不下,在下方留言開罵「搞不清楚事情嚴重性」、「民進黨就是在戒嚴下努力奮鬥,怎麼會犯這樣錯誤!」喊話開除Threads小編。
張庭維
2024-12-04 13:15
新聞
政治
南韓戒嚴綠黨團發文「類比藍白」 民眾黨批不可取:用民主包裝極權思維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宣布戒嚴,南韓國會旋即投票通過取消解嚴,震驚國際,不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卻在Thread發文類比台灣政局,引發爭議後刪文。對此,民眾黨今(4)日發聲明批評,民進黨內心藏著戒嚴心態來抵制在野黨,用民主包裝的極權思維,一再地向國人展現「民主退步」的作法,非常不可取。
羅立邦
2024-12-04 12:28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魏玓觀點:自命不凡與輕忽現實── 《餘燼》和鍾孟宏錯在哪?
鍾孟宏編導的新作《餘燼》上映以來,頗受矚目。但原因並不是電影叫好叫座,而是因為受到了排山倒海的負評。負評的主要意見,一方面不滿鍾孟宏在《餘燼》中對於白色恐怖的再詮釋,另一方面也對於他的導演手法多所否定。
魏玓
2024-12-04 05:50
VIP
國內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過世十年 國泰蔡家小弟變台灣金融大哥大,蔡萬才傳奇一生
10年前2014年的10月5日,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離世,正式宣告台灣金融業第一代創業家的歷史已經結束。由於媒體常用「分家」形容當年老國泰集團的分割,常常會讓人誤會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兄弟是繼承家業,但其實蔡家兄弟都是創業家,當年一同創立老國泰集團。
黃琴雅
2024-10-05 09: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虛構不是謊言的遮羞布
以二戰末期台籍戰俘監視員為背景的台劇《聽海湧》,播出之後得到正反兩極的評價。有人認為《聽海湧》堪稱為年度最佳台劇,「拍出了台劇新高度」,並呈現出台灣認同紛擾下的縮影。另外有人認為,這部影集為了賣弄台灣悲情,不惜扭曲歷史,其中以文史專家徐宗懋的批評為最。
張鈞凱
2024-09-30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懷念黨外,痛心當權
民進黨創黨38年,賴清德帶領創黨大老重返圓山飯店內餐敘,並頒發民主金牌給游錫堃、謝長廷、姚嘉文等人,並交付全體黨員三項使命,以及防止獨裁者可能輕舉妄動,雖然在當下許多國人聽來是在講他自己。而此一與台灣民主運動有關的歷史,今日小草、青鳥可能不知,在國民黨專政威權統制下,有所謂黨禁、報禁,而那段時期若沒有黨外運動的一再抗爭,就沒有今日的民進黨,但是從賴清德頒發民主金牌的人選中,走過那段歷史者,只能說今朝只有權力沒有民主,黨外初衷早就被權錢和台獨徹底取代。
張勳慶
2024-09-29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眾黨挺柯不能是非不分,肉麻當忠心
9月8日晚上民眾黨在聲援因涉及京華城弊案遭羈押的柯文哲活動過程中,民眾黨立委吳春城上台發言,當場稱柯文哲說他要做「台灣曼德拉」準備長期抗戰、關多久都沒關係。
莊清隆
2024-09-12 0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