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鹿港反杜邦 文章列表
#
鹿港反杜邦
約 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專欄
鍾喬專文:已逝的,未曾逝去─憶菲林
1980年代中期,剛從少尉預官退伍,由於在軍中服役時,經由報紙地方新聞的邊欄方塊,得知美國《杜邦公司》將在彰濱工業區設廠的消息,觸動寫詩文藝青年關切土地與跨國污染的關係,於是在和友人多次進出鹿港,蹲點調查後,和《人間雜誌》陳映真老師取得聯繫,陸續開展《鹿港反杜邦》的田野調查與報導工作。
鍾喬
2024-11-02 05:50
VIP
評論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施威全專欄:逆勢而行的煽動家,新聞界的家犬,社運界的野狗─悼蔡建仁
蔡建仁,引領台灣左翼運動思想,台灣社運煽風點火者,逝世於2023年11月13日,曾任台灣立報主任秘書、中國時報等媒體專欄作者。他在世新大學教草根遊說,沒有傳播人自認是他學生;他創設世新的社會發展研究所,鮮少社發所畢業者會尊他為師,但對昔日某些野百合世代、工農運幹部,今日的政治明星、學院教授,他是啟蒙老師。在社運風潮湧起的80年代,蔡建仁現身許多工運場合,曾任台灣農民聯盟秘書長,街頭抗爭宣傳車上常見他犀利的言詞、激昂的肢體動作;學運串連的營隊、讀書會,很多學生被他顛覆性的解析震嚇,
施威全
2023-11-27 07:1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鍾喬專文:風雨大杯酒─帶領鹿港反杜邦的李棟樑
相約,去鹿港給李棟樑上香,腳蹤回返1986年[鹿港反杜邦運動]。同行者的一雙鞋跡,踏過鎮街偶而灑落在街巷間的午陽,光與影讓記憶回返過往…。在鹿港,彷彿再次走進「李壽春香鋪」,時間在長廊的另一端招手。
鍾喬
2023-11-05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渡觀點:如果學生運動變成哈巴狗
當臺大學生會提案要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一些臺大畢業的校友認為這是搞政治,等於要拆除傅鐘,雙方在媒體對戰。我原本以為會有關於傅斯年的論戰,等著看史論。想不到,臺大學生會如此不濟,竟只學舌民進黨說「校園也要轉型正義」,然後,更有趣的是,還學共產黨,說要成立一個「轉型正義小組」,想用小組來搞權力鬥爭。
楊渡
2020-06-19 06: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獨家:電影《不能沒有你》男主角陳文彬將接賴清德副總統辦公室主任
520進入倒數時刻,府院黨展開人事布局,據黨政人士透露,《不能沒有你》男主角、電影導演陳文彬將接副總統賴清德辦公室主任。賴清德去年參與民進黨內總統參選人初選時,陳文彬是賴的重要策士,也擔任賴陣營的發言人。
新新聞林庭瑤
2020-05-14 18: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巫智純觀點:背向的風景─以畫筆告別喧囂的王智章
1986年12月13日,解嚴前的台北介壽路(今凱達格蘭大道)上,一群鹿港居民包了幾輛遊覽車,假裝要去台北旅遊,卻在此下車,紛紛拿出「怨」的牌子,快閃總統府前抗議。台灣歷經38年的戒嚴時期,首次有民眾到禁制區集結舉牌,這是30多年前鹿港反杜邦歷史性的時刻。
巫智純
2020-03-28 05:50
新聞
政治
調查
王惠美、魏明谷彰化交鋒 一例一休、空污議題左右選票走向
蔡政府力推《勞基法》及《空污法》改革,孰料進步的修法,卻因政策宣導不足,在中南部縣市「水土不服」惹民怨。國民黨彰化縣長參選人王惠美借機使力,在地方上強攻民進黨執政不力,整軍經武,隨時準備開戰;選情緊繃的彰化縣長魏明谷則認為,一例一休「現在比較沒有聲音了」,且彰化不是「工運聖地」,反而環保團體最強,兩方人馬在選戰最後100天正式交手。
周思宇、顏振凱、羅暐智
2018-08-16 07: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吳典蓉專欄:也許勝利來得太快
今年9月有一本《巨浪的起點-鹿港反杜邦運動30週年紀錄文集》出版,這本書即使在社運界也未引起太大的注意,一個原因是台灣人向來不太在意自己的歷史,甚至很「近代」的解嚴史,也如落花流水一般;另一個原因,反杜邦運動也許是巨浪的起點,但卻是個很快贏得勝利的運動,尤其,接續隔年的解嚴,自此30年來不論政治交替起伏,人權、環保、生態等進步價值一直是站在歷史正確的那一邊,反杜邦連動因此不過是一個起點而已。
吳典蓉
2016-11-24 06: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楊渡專文:《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
歷經美麗島事件之後,一九八○年代以美麗島大審揭開序幕,但接下來的不是社會的噤聲、群眾的恐懼、民主的寒冬;恰恰相反,是受刑人的家屬參與選舉,得到同情票當選;黨外新生代以延續民主香火參選,成為新生的力量。隨著台灣逐步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已有足夠數量的中產階級崛起,實施了三十幾年的戒嚴體制面臨巨大的挑戰。
楊渡
2016-11-14 06:30
新聞
國內
反杜邦運動30周年 李應元:發展經濟也不能影響子孫
鹿港居民1986年反對美商杜邦化學公司設廠運動,至今已滿30周年,也因為這場運動,台灣爭取各類權益的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展開。該運動是台灣第一場「預防性」的環保社會運動,環保署長李應元今(25)日表示,發展經濟也不能影響子孫;民進黨立委柯建銘也說,反杜邦運動作為一個歷史的里程碑,有其特殊意義。
杜兆倫
2016-09-26 15:21
地方新聞
新北
閱讀鄉土人間與台灣特展 攝影圖像具歷史意義價值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09-08 19: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張經緯觀點:搶救翁啟惠院長
自從3月22日開始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之後在2天之內,台灣媒體已經發出超過322篇採用負面批評責難翁院長的新聞報導。除了中央研究院發出一篇澄清稿回應之外,沒有人為翁院長出來說一句話。
張經緯
2016-03-25 06:30
評論
風生活
國內
風書房
楊渡禁書五札》(4):春風強度楊柳岸─以詩為武器
一九八四年,我曾寫過一首長詩〈南方〉。如果說因為年輕而有稍大的野心,當時的自己其實暗暗的希望可以寫出台灣的〈天問〉。這〈天問〉要放在當時背景才會了解。
楊渡
2015-06-30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