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高薪族 文章列表
#
高薪族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年薪965萬台幣也買不起房!為何美國高收入者也陷入財務焦慮?
十五年前,如果你跟艾普麗爾・利特爾(AprilLittle)說,她能賺到一年30萬美元的高薪,她應該會想像出一幅毫無財務壓力的生活圖景。
Callum Borchers
2024-11-11 10:47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爸媽報稅注意!家有成年子女怎麼報最省稅?會計師教1招「省下5千元稅金」
5月報稅季將近,若民眾家中有年滿18歲的子女,其薪資所得超過32.4萬,可以選擇子女和父母分戶申報,以適用稅率5%計算,估算能省下近5千元的稅金,替家庭達到節稅的效果。
徐華蔓
2024-04-17 12:0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職場
消費
薪水超過多少才會感到快樂?月薪甜蜜點曝光!很多人都達不到
物價不斷上漲,以前吃碗陽春麵才25塊,現在沒個40塊要在市區吃到陽春麵根本像不可能的任務。不少民眾有感於物價飛漲但薪水漲幅跟不上,在PTT上發文一個普通人或家庭每月收入該達到多少,才會達到令人快樂的「甜蜜點」。文章一出後引起鄉名熱烈討論,大家討論出的月薪,多半人都達不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8-26 10:21
風生活
國內
年薪百萬為何還堅持「騎車上班」?高薪族曝3大原因:只有新人開車
無論男女,台灣機車族眾多,有機車王國之稱,上下班時段塞車已成國內日常。日前就有人好奇詢問,年收入高達百萬以上的人,除較省錢外,「會騎機車上班嗎?」該文一出也引起熱議,許多人揭露騎機車上下班的三大原因,並稱和薪水「沒有關係」。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7-13 11:40
風生活
職場
不當工程師!清大理工碩士改從事「這職業」,一票網友讚:賺翻了
高薪資的工程師,是不少人稱羨的夢幻職業,多數理工科系的畢業生,甚至是文組生都搶著做。然而,並非所有理工生都想當工程師,就有一名網友表示,他朋友讀到清華大學理工碩士,但畢業後卻改行,讓他不禁好奇「是頭殼壞去了嗎」,貼文一出引發討論。
阮永綺
2022-04-01 19:45
風生活
職場
什麼工作低調又能爽賺錢?網一致點名「這職業」:很多都開賓士豪華休旅
職業的種類多到不勝枚舉,許多人嚮往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好奇發文詢問,「什麼工作看起來普普,但卻是低調爽賺?」
王祉茜
2022-03-28 20:01
風生活
職場
面試被問到薪水開多少怎麼回?內行人曝新鮮人常見10迷思,難怪領低薪
談薪水這件事,是一輩子的功課,趁早學會比較好!我兒子最近退伍,在忙面試,其中有一家有進一步跟他談細節,他來問我怎麼談薪水,我跟他說一定要出價,而且比行情稍高些。可是後來他卻回覆對方:「依公司規定」,結果呢?對方真的依公司規定給他最低的薪水,他當然有些氣餒,並說:
洪雪珍
2022-02-04 16:3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保險
為何有錢人都願意勞退自提?勞保局提出3大優勢,薪水越高越該這麼做
勞退金除了雇主每月為勞工提繳的6%之外,勞工可自提6%累計更多退休金,勞保局指出,自提勞退有3大好處,更鼓勵部分工時勞工也參與自提。但統計卻發現,低薪族群的自提比例從三成降到一成,高薪族群的自提比例反而是從二成成長到四成。
好險網
2022-01-12 18:1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新竹縣市合併,房價先升格?高薪族群密集落腳,竹北房價10年漲近5成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打得火熱,大新竹房價也蠢蠢欲動。根據內政部發布的買賣契約價格資料,新竹縣市在今年房價都站穩二字頭,新竹市21.6萬,比十年前的16萬漲了34.4%;新竹縣也從14.2萬元漲到20.8萬元,增幅達46%,其中竹北市更從16.3漲到24萬,增幅47.4%!
台灣房屋
2021-10-05 10:40
風生活
理財
高收入=提早退休?財務規劃師打破高薪族的理財迷思:2大風險千萬要小心
「鞋子、包包、衣著,三大加分的外在配件,一定要跟上流行!」有著近十年業務工作經驗的曉婷認真地對我說著。
方格子 Vocus
2020-09-24 16:06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風評:為高薪族減稅的腦殘政策,讓總統心中再痛一次?
財政部簡直是胡鬧!為了吸引高階人才來台,新政府提出一個腦殘的減稅方案,最後結果可能是吸引國外人才效果有限,但國內優質人才全跑光。
主筆室
2016-08-06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