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移民 文章列表
#
香港移民
約 1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這次台灣擺明要把我們變成中國香港人!」居台港人大失所望,台灣現在還撐香港嗎?
移居台灣快5年的香港人小波(化名),4月的一天正漫無目的地刷著手機。當看到一則有關當局要收緊港澳人士移台政策的貼文時,她脫口而出說了一句廣東話粗口。
BBC News 中文
2025-05-01 19:39
新聞
國際
兩岸
「忽然就大哭了起來,想自己為什麼這樣淒涼」香港移民潮下的留港長者
在女兒移民前後的一個月,73歲的李女士經常失眠、難以入睡,不想回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家裡,在那段時間,她經常獨自外出,務求令到自己疲累,才折返回家。
BBC News 中文
2025-02-01 18:2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幕後》「兩岸一家親」學者赴香港講學竟卡關,是「政治審查」還是另有隱情?
專治中國近代思想史與文化史研究的中研院學者黃克武,原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邀請,於2024至2025年度第2學期開設「中國近代史專題:中國近代思想與人物」課程,卻傳出工作簽證遭拖延卡關,已錯過前兩堂課,該系臨時更換授課教師的風波。黃克武認為,香港入境處要求他提交的資料有「政治審查」的意涵,遂已撤銷簽證申請。不過,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學術交流經驗豐富,曾言「兩岸一家親」、以「祖國」稱大陸的黃克武,何以突然遭港方嚴審簽證申請?
張鈞凱
2025-01-19 08: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地方新聞
新北
「2024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得獎名單揭曉 「新北精神獎」展現新北多元文化特色
「2024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今年邁入第9屆,頒獎典禮於今(3)日登場,隨著新星獎逐漸成熟壯大,學生的熱情與無限的創作能量併發,今年共徵得328部作品參賽爭取25個獎項,由新北市副秘書長龔雅雯出席頒發最具在地特色的「新北精神獎」及獎金高達40萬元的首獎「超級新星獎」!
李梅瑛
2024-11-03 20:29
新聞
國際
兩岸
「雨傘運動」十年:留給香港的是希望或失望?
「那個時候是和平抗爭的最高峰。大家還是相信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與香港政府溝通,講這個『愛與和平』就沒問題,」談及香港「雨傘運動」,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出版業的香港人Roy(化名)這麼說。
德國之聲
2024-09-27 1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張良任專文:那些年,台港共同走過的晴日與烈雨
2001年1月30號我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香港履新,擔任駐香港代表或香港事務局局長,在當地的頭銜則是中華旅行社總經理。2004年5月離任。
張良任
2024-09-14 07: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台灣新聞比深圳新聞少!」香港國安法4周年,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
香港,曾經是兩岸之間重要的資訊交流平台,但《香港國安法》實施4年,台灣議題在香港變得敏感。一天之內,「台灣總統賴清德」的稱謂在香港媒體上集體消失了。5月20日,賴清德就職上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當日前夕,香港《明報》和《信報》還是稱他為「候任總統」。5月21日,他在上述媒體突然變成「台灣領導人」,或被直呼其名。
BBC News 中文
2024-07-02 22:24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調查》震動基隆山海的那群人!罷免讓謝國樑壓力山大 反送中移民台灣香港人也上場
最近天氣熱,大家躲在家吹冷氣,但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的「拆樑行動」連署志工,卻不顧日頭赤炎炎地上街頭。罷樑團體「山海公民拆樑行動」6月29日宣布,第二階段收到的連署書超過門檻,達3萬6千份,將於7月5日提早送件。讓謝國樑「壓力山大」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
賴慧津
2024-07-01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英國大選》當地香港人積極參與 仍憂心中共騷擾家人
英國國會大選在即,因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相繼移居至此的許多香港人也有投票權,他們珍惜手中選票,積極參與向來渴望的民主選舉,但當地港人仍顧慮中共影響力和位於香港的家人。
中央社
2024-06-22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無國界記者人員首度遭香港拒入境 香港外國記者協會主席:這是個警訊
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與駐台北倡議專員白奧蘭10日前往香港,了解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案的一場聆訊,但白奧蘭在香港機場遭拘留6小時,之後驅逐出境,理由模糊。艾瑋昂雖有入境,但在白奧蘭被驅逐後,基於安全考量而離開香港,現在2人均已回到台灣。
簡恒宇
2024-04-11 12:00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中國人也嚮往民主?吳怡農:我們在同一邊,都被北京打壓
龍應台基金會《不尋常對話》系列講座28日以「走向2049:台灣中壯世代的爐邊對話」為題,邀請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與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王智明進行對談。在兩岸政治對立之際,吳怡農提出另一觀點,認為「台灣、中國與香港人民其實站在同一邊,同時受到北京政權打壓。」
林湘淇
2024-03-29 09:20
新聞
國際
國內
紐西蘭友台國會議員驟逝》喪禮當天全國降半旗 代表處將贈花籃悼念
紐西蘭奧克蘭前市議員柯林斯2023年12月當上國會議員,卻在日前參加慈善活動時驟然離世,紐西蘭國會為此特別休會至27日才開議,且全國將在29日喪禮當天降半旗。據悉,台灣和南島語族的連結,成為促使柯林斯關注台灣的因素之一,而他生前也曾受邀在我國外館國慶酒會上致詞。
簡恒宇
2024-02-27 1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鄺健銘專文:香港歷史研究補遺—美國與香港關係的前世今生
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多以中英兩國為中心。這是自然之事,畢竟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歷時百多年,至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從英國移交至中國。至於(特別是在二戰後)美國對香港發展有何影響,美國與香港有何關係,其所得的關注則相對較少。
鄺健銘
2024-02-11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盼賴清德放寬移民關卡,成為港人的強大後盾!台灣熱鬧選總統,香港人卻觸景傷情
「這個(台灣當選)總統是真正代表廣泛民意,真正由人民授權的。(估計)香港即使再過50年也不會有。」現年50多歲、化名「惠英」的港人對今年的台灣大選密切關注。她告訴美國之音,不少港人對於台灣人能選總統十分羨慕。
美國之音
2024-01-14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4台灣總統大選》在台港人積極參與民主文化 呼籲「別走香港老路」
隨著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在台灣的香港移民對島上豐富的政治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並積極參與民主選舉。據《美聯社》9日報導,來自香港的移民,在目睹家鄉公民自由受到侵蝕後,紛紛支持民進黨,因認為該黨主張保護台灣的實質獨立和民主價值。
蔡娪嫣
2024-01-10 09: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黃民有專文:致臺灣和平運動的一封信
註:本文是透過台灣反戰工作網絡的成員傅大為對美國VFP友人黃民有的英文原文翻譯的修飾、提供小修補意見與編輯而成,同時也感謝馮建三、盧倩儀兩位教授對此中文稿的一點意見。筆者基本上不修改黃民有的文字、論點與證據,讓一個有多年和平運動經驗的美國批判觀點直接呈現給國人參考。也要特別感謝黃民有先生對台灣和平運動的熱誠、耐心與幫助,並在百忙中努力寫成此文。
黄民有
2023-12-18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繞不開中國、未談香港、候選人「網紅化」...... 外國媒體看台灣大選
大選剩不到30天,外媒報導聚焦兩岸,好奇為何不見實質政策討論?真有執政8年魔咒?青年焦慮是否讓第3勢力殺出血路?也期待體驗開票激情迸發、隔天平靜如常的台式民主。
中央社
2023-12-16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財經
經濟
孔誥烽:中國尚未決定香港的最終定位,關鍵在於美中關係走向
《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很多改變在香港已成爲學術研究的敏感詞。臺灣中央研究院舉辦以香港爲主題的研討會,討論香港金融中心變成遺址等題目。與會學者認爲,臺灣可以作爲研究香港問題的新基地。
自由亞洲電台
2023-12-11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後疫情時代,北京對外匯管制更緊?中國最大移民仲介公司「外聯出國」被查
上海警方確認拘留了中國最大的中美移民仲介公司之一「外聯出國」的負責人,指控其涉嫌「非法經營罪」,官方稱其「採取境內收取人民幣、境外提供外幣的方式,為他人非法提供外匯買賣」。
BBC News 中文
2023-08-14 14:33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