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章列表
#
非物質文化遺產
約 14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曹若梅觀點:從故宮文物看分久必合
2024年4月,馬英九的大陸尋根之旅來到明、清兩代的權力中樞紫禁城,目前為「故宮博物院」,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型建築,名列世界文化遺產,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可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馬英九也鄭重表示,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已經深植在炎黃子孫的血脈。
曹若梅
2025-05-08 05:50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號召眾人一起打水仗!泰國潑水節吸引百萬人共襄盛舉,5天創造14億觀光收入
做為泰國最具代表且特色的節慶,潑水節(Songkran)一直是每年吸引大批遊客造訪泰國的重要時間點,好不容易脫離三年封鎖,泰國政府今年擴大舉辦,除了有傳統表演藝術與灑水祈福儀式,還將潑水節結合電音派對(EDM)、戶外水仗遊行與無人機燈光秀等活動,打造一個名為「世界潑水節」(MahaSongkranWorldWaterFestival)盛大嘉年華,成功吸引超過110萬人共襄盛舉,也替泰國創造高達15.8億泰銖(約合新台幣15.4億元)觀光收入。
李靖棠
2025-04-19 15:56
地方新聞
雲林
雲林偶戲揚威國際!三度奪得德國iF設計獎,擦亮布袋戲故鄉金字招牌
邁入第23年的雲林國際偶戲節,不僅是台灣歷史悠久的藝術節慶,更在國際舞台上綻放耀眼光芒。其2023年的主視覺設計,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這已是雲林國際偶戲節第三度摘下iF設計獎項的殊榮。連同美國TheTellyAwards、IDA、MUSE等國際獎項,雲林國際偶戲節至今已累積「6銀1銅」及1榮譽獎,共計11座國際獎項,實力備受肯定。近期,更吸引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專程來台拍攝台灣布袋戲專題,一步一腳印地在國際藝壇站穩腳跟。
夏和宣
2025-04-15 14:47
風生活
旅遊
世界
2025泰國行事曆》什麼時候去泰國最好玩?潑水節、水燈節重要節日日期一次看
2025年泰國行事曆出爐!必體驗的泰國潑水節、最浪漫的水燈節在哪時候?四面佛誕辰日是哪天?又有哪幾天是禁酒日?看見泰國小編通通幫你把2025泰國節日都列好囉!還有2025泰國假期圖表可以存下來,不論是要規劃旅遊、外派工作通通適用。
看見泰國
2025-03-27 09:37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蝴蝶飛起來─〈梁祝〉走進世界舞台的故事:《中國人的音樂》選摘(3)
當越劇的曲調隨著梁山伯與祝英台化成的蝴蝶翩翩飛翔在祖國的城市、鄉村的時候,一個原來在浙江越劇團樂隊拉伴奏的年輕人來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小提琴,他叫何占豪。
佛光文化
2025-03-25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其文極繁,動越兩行─林黛玉看的「天書」:《中國人的音樂》選摘(2)
古琴藝術之所以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在於其音樂表現力的豐富、音樂經典的深廣博大,也不僅僅在於它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所起的作用及顯赫地位,還因為它所使用的記錄音樂的方法—古琴減字譜。在古琴減字譜被發明之前,中國人嘗試用文字記載音樂,曾使用一種文字譜,就是用文字把每一個音的發聲方法記下來,比如左手按哪根弦的哪個位置,右手用什麼指法彈奏。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是一八八五年中國學者楊守敬在日本訪求古書時發現的,其原譜保存在日本京都西賀茂的神光院,記譜年代大約在唐武則天時期,譜前解題,說明此曲傳自南朝梁隱士丘明。
佛光文化
2025-03-24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場驚豔世界的演出:《中國人的音樂》選摘(1)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晚,日本東京國立劇場。
田青
2025-03-23 0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 Tiktok大對帳、春節申遺與《哪吒2》─台灣自我封閉的警訊
台灣內部在經歷了知名藝人流感驟逝,造成流感疫苗搶打狂潮後,兩岸間現仍有三件事情值得臺灣關注,其中包括 Tiktok「大對帳」、春節申遺與《哪吒2》的上映,這三個社會事件足以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當前的處境。
黃瑞彬
2025-02-19 06:10
新聞
兩岸
財經
過境免簽發威「年增2倍」!外國人到中國過2025蛇年春節,最多客源是「這個國家」
中國傳統春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在線旅遊平台攜程2024年12月31日發布的2025年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在240小時過境免簽等入境政策推動下,2025年春節期間(1月28日到2月4日),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訂單量比2024年春節同期增長203%,外國遊客組團來中國過農曆新年成為新春旅遊市場的一大亮點。
兩岸中心
2025-01-01 09:40
風生活
美食
世界
別只吃打拋豬、泰奶!泰國「1美食」CNN選為全球最好吃第8名,被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冬蔭功」起源於泰國中部,是泰國無人不曉的道地菜色,以多種香料熬煮、酸辣口感聞名,在2011年時更被CNN列為全球最好吃50項食物中的第8名;自2011年開始,泰國政府將冬蔭功註冊為泰國國家文化遺產,致力保存其傳統文化,終於在2024年12月4日,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教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食力foodNEXT
2024-12-29 10:00
風生活
財經
從毛毛蟲壽司到甜湯口味拉麵,「偽日本料理」如何成為全球熱潮?
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和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10年有餘。不過在海外,比起正宗日本料理,更受歡迎的是諸如「章魚燒軍艦卷」「炸雞排烏龍麵」等符合當地口味、價格優惠的融合系B級美食。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這種體現飲食文化多樣性的「偽日本料理」的最新動態。
nippon.com
2024-12-19 08:4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觀點
楊渡觀點:春節,一個被世界肯定的日子
有一則大好的消息,在臺灣雜瑣的新聞中被忽略了。那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十二月四日通過「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楊渡
2024-12-13 05:5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文化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清酒、中國春節、巴勒斯坦橄欖油皂上榜
周三(1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日本清酒(Sake)列入其「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德國之聲
2024-12-06 11:30
地方新聞
品味生活
藝文
歷史
美食
旅遊
在台玩轉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文化日必看亮點:傳統舞蹈、娘惹美食、還有機會抽機票
想念馬來西亞的陽光、沙灘和美食嗎?不用買機票,這個週末來台北就能體驗!第三屆「2024馬來西亞文化日」將於11月9日(六)至11月10日(日)在臺灣博物館南門館熱鬧登場。活動將於9日下午13:45到15:15舉辦開幕典禮,現場超過70攤道地美食、精彩文化表演和豐富的互動體驗,還有十八丁社造永續分享講座及娘惹阿渣材料製作大公開分享會,另外在臺僑生跨國串聯在10日2點進行表演。市集、論壇、表演,讓你不用出國也能感受濃濃的大馬風情。
陳逸群
2024-11-07 12:13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台灣政治鬥得熱鬧,對岸擺出文房四寶
久矣,吾不見文房四寶!
滄浪之水
2024-11-02 06:10
地方新聞
南投
持續互動交流 第16屆兩湖論壇在南投展開
2024日月潭VS.西湖第16屆兩湖論壇25日上午在南投市的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7樓國際會議廳展開,雙方針對城市交流與經貿發展、文化、農業觀光及青年文創等面向進行研討與發表,縣長許淑華率領縣府局處長歡迎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胥偉華帶領的38人訪問團的到訪,期許透過兩湖論壇延續雙方多年來建立的情誼及合作關係,增進雙方互動交流,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
王秀禾
2024-10-25 19:21
地方新聞
高雄
與典藏家相見歡!摩瑟水晶、永恆傳說特展 高雄漢來飯店登場
連續兩年,摩瑟水晶獲國際組織與法國國家級榮耀的認可,成為國際罕見的頂級水晶品牌。去年,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摩瑟吹製水晶大師斯德涅克.德羅布尼(ZdnenekDrobny)榮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動章」,他是捷克首位以傑出的水晶吹製技藝,贏得騎士勳章的大師,於今(23)至27日在高雄漢來飯店舉辦特展,與典藏家們相見歡。
徐炳文
2024-10-23 23:03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呂恆君觀點:解構刀郎─音樂奇跡之密碼
在中國官方想盡辦法刺激消費卻收效式微的「通縮」時代,歌手刀郎卻創下樂壇奇跡:其各地巡迴演唱會門票不僅瞬間告罄,甚至遠在美日澳等地的海外華人亦不遠萬里進行奔赴。其中之密碼,究竟蘊於何處?
呂恆君
2024-10-03 0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不只爭泡菜!中國列「石鍋拌飯」為文化遺產 韓國氣炸:扭曲歷史
中國吉林省近年將一般人印象中來自韓國的「石鍋拌飯」調理方式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最近發現後批評中國的行為「扭曲歷史」。
中央社
2024-09-22 18:0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魚目混珠過端午
端午節即將到來,台灣各地方政府無不卯足勁,想盡辦法發揮節日特色,要吸引遊客前來共襄盛舉,發筆觀光財,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被視為是台灣民俗中的三大節日,其花樣、著力比其發源地的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的說法是紀念中國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朝廷重用,憤而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並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以免所投米食被龍吃掉,後來逐漸演變成民間以包粽子,划龍舟來紀念此節日。
莊清隆
2024-06-09 06:0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