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青花瓷 文章列表
#
青花瓷
約 8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曹若梅觀點:從故宮文物看分久必合
2024年4月,馬英九的大陸尋根之旅來到明、清兩代的權力中樞紫禁城,目前為「故宮博物院」,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型建築,名列世界文化遺產,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可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馬英九也鄭重表示,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已經深植在炎黃子孫的血脈。
曹若梅
2025-05-08 05:50
風生活
娛樂
蔡依林沒進前五!台灣人最愛華語歌手是他,冠軍聯3年拿到第一
華語樂壇競爭激烈,無論是資深天王天后,還是新生代唱將,每位歌手都有屬於自己的代表作品與音樂故事,這些才華橫溢的歌手不僅為樂迷帶來音樂上的饗宴,也為台灣歌壇注入更多元的色彩與活力。近日,粉專《高雄點Kaohsiungtien》透過其粉專發起之限動留言依票數分析出「2025年最愛華語歌手」前24名,冠軍由天王周杰倫奪得,第二名及第三名則分別是周興哲和Hebe田馥甄。
王若桐
2025-04-01 17:07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芯凝觀點:馬龍欣賞汝窯青瓷,「青色」和中華傳統文化何以如此密切?
桌球史上首位贏得「超級全滿貫」的中國大陸名將馬龍、訪台行程之一是去台北故宮參訪,我這個故宮迷肯定不會缺席。故宮人員安排解說多項文物,包括人氣王翠玉白菜、國寶級文物毛公鼎,還有陶瓷類的北宋「汝窯青瓷」、明代永樂「青花瓷」,這兩者都有「青」。眾所周知「中國紅」是近代中國的代表色,但若探索中華傳統文化,涵蓋面更廣的實為「青色」,而「中國青」也確有愈來愈夯的趨勢。
陳芯凝
2024-12-07 05:50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周杰倫為何能長紅20多年?從洗碗工逆襲成為華語天王,深度解析他的音樂創作與文化影響力
周杰倫,這個名字在華語樂壇中是無法忽視的存在。自2000年發行首張專輯《Jay》以來,他不斷在音樂、電影及其他領域展現自己的創意與才華。周杰倫的音樂作品不僅橫掃各大音樂排行榜,還深刻影響了一代年輕人的音樂品味和生活態度,許多歌曲也成為流行經典。
吳旻諼
2024-10-24 16:18
地方新聞
台北
2024臺灣文博會盛大開幕!全區策展一次體驗臺灣的「寶島百面」
2024臺灣文博會昨日(23日)正式於臺南多個展區盛大展開,包括臺南文創園區、321藝術聚落、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藍曬圖文創園區等地,策劃豐富多樣的城市文化展覽。此次文博會亮點之一,臺南文創園區特別推出親子主題策展「出發!發現之島」,讓親子家庭在參與式體驗中,探索島嶼的多元文化與自然之美。
陳逸群
2024-08-24 20:08
地方新聞
新北
探索灰釉的色彩與表情!陶博館「植物灰釉」年度特展登場
釉是陶瓷美麗的外衣,千變萬化的風貌令人醉心著迷,其中歷史久遠的灰釉更是獨特的存在,灰釉的素樸、華美及神秘,豐富的面貌,讓人在灰釉所形成流光抽象的美感中,感受其動人的魅力!陶博館年度大展「流光—植物灰釉特展」即日起至9月22日止在3樓特展室,展出170件釉色多變、質感各異的灰釉陶藝作品,邀請民眾一探灰釉的豐富色彩與表情。
李梅瑛
2024-07-03 18:30
地方新聞
新北
夢筆生花「詩意」過端午 「2024新北詩歌節」6月登場
端午節也是詩人節!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別於百年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推出應景的「吟詩饗宴」活動,同時邀請到包括向明、隱地、蕭蕭、向陽、焦桐、廖咸浩、李瑞騰、宇文正等近50位老中青三代詩人,一起為「夢筆生花—2024新北詩歌節」活動揭開序幕,邀民眾一同來感受詩歌的人文情懷,品味詩生活。
李梅瑛
2024-06-01 19:14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祖傳瓷罐拿來醃鴨蛋!他嫌晦氣賤賣4500元…竟是「價值8.9億骨董」全球只有2個
中國遼寧省一名男子因嫌祖傳瓷罐不吉利,以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500元)轉手給當地文物站,殊不知經過專家鑑定後,這只憑常都被他家拿來裝米和醃鴨蛋的瓷罐「真實身分」竟是千年前的元代文物,估計現金價值超過人民幣2億元(約新台幣8.9億元),全世界僅存只有2件。
胡正初
2024-05-17 12:19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楊渡專文:克拉克瓷與王陽明的故事
台灣命運與王陽明有關?會不會說太遠了?
楊渡
2024-04-25 05:50
地方新聞
品味生活
歷史
台南
文化
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展跨洋文物齊聚 呈現海洋臺灣磅礡氣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合辦的國際大展「跨‧1624:世界島臺灣」,集結荷蘭國家博物館、荷蘭國家檔案館、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等近20所國內外代表性館舍,共百餘件精品,於臺南盛大開幕。1624年是臺灣與世界相遇的年份,也是臺灣歷史重要的記憶點。「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回顧臺灣在17世紀進入世界舞臺,躍上世界貿易網絡,成為東西方兩大航線交會點的歷史。展覽企圖以臺灣為中心,翻轉過去以中原史觀及殖民論述的刻板印象。
陳逸群
2024-02-02 19:44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思鍾觀點:課綱不能斷根,歷史不容權力者竄改
國文課綱去中國化,刪除經典古文,阻隔了青少年汲取先聖先賢智慧的管道,將使下一代變得淺薄而無知。是知識份子心中的痛;而民進黨人簒改歷史課綱,培養其所謂的「天然獨」,則為禍尤甚!錯誤的歷史文化血緣認知,可能會使青年無辜死於台獨戰火。知識份子絕不接受;在台灣,統獨可以自由討論,執政者卻無權簒改歷史!民進黨人可以去培養你的台獨子弟;但是,你無權以簒改歷史,對我的子女餵養台獨毒素!
吳思鍾
2023-12-21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進黨修訂108課綱是手段,維續政權才是目的
最近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掀起學界反彈,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一段「108課綱刪掉顧炎武的《廉恥》,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5分鐘影片,引起軒然大波,正反評論沸沸揚揚。
莊清隆
2023-12-14 05:40
地方新聞
新北
從鬼斧神工到巧奪天工! 坪林茶博館不可思議的「器」特展開幕!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器」特展今(28)日開幕,展覽完美重現歐洲古代神秘「珍奇屋」,展出琳瑯滿目的鱷魚、犰狳、玳瑁等標本及唐代金銀茶碗等精彩展品,打造出一個超乎想像的袖珍宇宙,讓人大開眼界!
李梅瑛
2023-10-28 19:32
地方新聞
新北
打造專屬生活形狀!2023台灣設計展陶博館推質感選「Woo物」
生活物件形塑個人特有品味!陶博館1樓文化商店響應「2023台灣設計展」,引進富有工藝美學的風格品牌,即日起至10月22日推出「Woo物—生活形狀選物」快閃展售,以類策展模式,匯聚藝術家、品牌透過「鶯歌•燒」、「青花•艷」、「耍•花樣」、「玩•童趣」、「混•材質」、「品•茶席」6個概念子題激盪陶瓷與異媒材,共創表現豐富的新樣貌!民眾逛展仿如穿梭在城市裡一間間魅力選物行,給予理想生活更多靈感,打造專屬自己生活的形狀。
李梅瑛
2023-10-17 18:50
地方新聞
新北
2023台灣設計展 D區設計響應「十三行乘船而來」特展 品味漫遊八里設計之美
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盛大登場,除了主展區鶯歌之外,位於八里區的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也以「乘船而來—臺灣古代外來品特展」響應,帶領民眾透過80件北臺灣指標性考古遺址出土的舶來品,感受古代先民的生活品味與「設計美學」。
李梅瑛
2023-10-15 18:40
地方新聞
新北
坪林茶博館推雙展覽 以茶文化美學響應2023台灣設計展!
2023台灣設計展10/6-10/22於新北市鶯歌登場,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特別以「曉茶塾」與「器」雙展覽響應,透過「製茶互動」與「品茗容器」的歷史知識與設計美學,帶領觀眾全方位認識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李梅瑛
2023-10-11 18:30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文化與八方雲集邀請藝術家 藍天海岸廊帶新藝心藝深耕藝術教育
新北市文化局與八方雲集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八方雲集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推出「新藝心藝」計畫,主要目標在促進藝術教育在北海岸偏鄉地區的發展。本計畫邀請11位雙北及在地藝術家,在北海岸地區的林口、淡水、三芝、金山到萬里等地的學校和圖書館進行15場次、總計135小時的藝術課程。本次課程吸引超過700人次偏鄉及新住民學子和家長踴躍參與此次計畫。
李梅瑛
2023-08-01 1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現代官場現形記—淺談檢察長遴任風波
「5月3日新任檢察長上任。新聞載蔡清祥稱:明年將舉行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請檢察長們及早做好準備,嚴守行政中立,『公正執法,全力以赴』。」筆者突然想起邢泰釗曾言:「檢察官要有職業敏感度?」(2022/3/23聯合報;另詳拙文:民調84.7%認為檢察官辦案會受政治力影響?)
楊岡儒
2023-05-07 14:4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台灣第一小黑犬帶路,尋找前輩畫家筆下的台南風華!
近年有關南科的議題很夯,除了台積電進駐,國科會的資料也顯示2022年南科產值已超過1.42兆台幣。亮麗成績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科還有全台灣最密集的考古遺址,存在距今約5000年前先住民生活遺跡、以及有黑犬為伴的證明…,現代科技與古老文明的交會讓南科別具魅力!然而,這種榮耀感仍難掩我台南朋友們臉上一絲鬱卒,主因最近台南負面消息太多了,甚至被外界形容成「盛產黑金」,這讓家族世居台南、對家鄉感情深厚、總是以府城文史底蘊為傲的朋友們,情何以堪?
陳羋妡
2023-04-01 13:5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清康雍乾三朝外銷瓷現身北投─歐洲製瓷秘方的源流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7月閉館整修,今年邁入第五年,館方表示會力求在今年年底重新開館。主要來自河南博物館的6萬件館藏,閉館期間的安置問題曾引起各界高度關切,當時館方說會移藏到故宮博物院、中研院史語所等處。日前在台北「北投文物館」內,我發現正展出的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外銷瓷中,有多件展品是借展自歷史博物館,讓我驚喜不已,真的是好久不見!
陳羋妡
2023-03-18 13:5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