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集權 文章列表
#
集權
約 6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向川普看齊!盧比歐改革國安會「一條鞭」集權決策 「挺台派」黃之瀚疑遭罷黜
美國總統川普提名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Waltz)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在這段過渡期間,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兼任國安顧問。據多家美媒報導,盧比歐將對白宮國安會(NSC)將進行重大改革,包括縮減國安會規模,而且加強自上而下的「一條鞭」管理方式,將決策權集中在最高層。
兩岸中心
2025-05-15 09: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印尼民族革命─陸軍集權的關鍵因素:《殺戮的季節》選摘(2)
印尼民族革命(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對於建立印尼這個後殖民國家的主要輪廓而言尤其重要,不但在其制度與立國敘事上留下了無可磨滅的印記,並且永久形塑了政治衝突的主要焦點。這場革命雖然是一項難以簡單描述的複雜事件,但主要是一場民族抵抗戰爭,因荷蘭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企圖返回他們的前殖民地而引發。在荷蘭及其盟友能夠返回印尼的好幾個月前,印尼民族主義者就在日本投降之後,隨即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宣布獨立,因而對荷蘭此舉極力抗拒。
傑佛瑞.羅賓遜
2024-08-24 05: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透明廉潔的政府加公平合理的稅制是國家強盛的原因
最近「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以下簡稱財劃法)公聽會,很多學者專家提出看法,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說:從大歷史來看大數據,所謂的大歷史,就是我們在民國88年修憲廢省,然後也修了財劃法。修財劃法之後,馬上就發現一個很大的對比,就是中央政府的收入淨額竟然暴增到74%(75%左右)。
鍾雷
2024-07-04 05:40
新聞
政治
財劃法修正影響社福津貼?黃珊珊批綠集錢又集權:應自提版本勿保送國民黨
攸關中央、地方政府財權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19日將在立法院進行逐條審查。對此,民眾黨今(18)日舉行「財劃法是不能修,還是民進黨根本不想修?」記者會,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批評,民進黨對於國家財政完全沒有規劃,只想讓執政萬年不墜。
陳明遠
2024-06-18 21:17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後的中國公民意識崛起
習近平在中共20大打破「兩屆10年」慣例、尋求個人集權之舉,意味著自胡溫時期以來致力推動的中國民主化進程正逐步重回專制,也激化了中國民眾公民意識覺醒。
楊宗新
2024-02-15 05:30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經濟會像日本失落30年?學者:很難!因為中共集權施政
中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風險,是否走上日本失落30年後塵為討論焦點。學者剖析,中共以黨領政、集權施政,政策具有一貫性、延續性,加上其他條件,重演失落30年狀況機率低。
中央社
2024-01-24 10: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所破壞的制度─黨政分開變以黨代政
第三項因習近平集權而被破壞的慣例是「黨政分開」原則徹底遭破壞,黨政關係由習近平執政前期的「以黨領政」,逐步發展成今天的「以黨代政」。
楊宗新
2023-11-19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破壞的制度─用人唯親
第二項因習近平集權而被破壞的慣例是黨內民主,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其中的派系平衡原則。
楊宗新
2023-11-06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破壞的制度─隔代接班中斷
習近平為追求個人集權,打破了黨內多項制度或淺規則,包括:隔代接班、黨內民主、黨政分開、集體領導。
楊宗新
2023-10-17 05:3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國家資本主義的成功,不過是一場幻夢!《外交事務》:當北京否決過往成功模式,經濟放緩將難以避免
隨著過去數十年來中國經濟穩定成長,支持者將中國視為自由經濟及政治的對照及對抗手段。然而,自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對經濟成長採取國家主義的觀點,對國家安全議題的執著讓國家武器化,犧牲民營部門的利益,中國政府背叛並否決過去的成功模式。美國期刊《外交事務》指出,中國經濟正為此付出代價,中國經濟放緩不可避免。
廖綉玉
2023-09-27 20:3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中國走出自己的路─沒有合意統治傳統,不表示沒有問責觀念:《民主的擂台》選摘(3)
早期民主得以順利存續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還沒有中央政府能夠強加外力。現代民主沒有這個條件,現代人每天一睜開眼,就得遵守中央官僚各種強而有力的規定。要如何在這種狀態下將權力還給人民,是現代民主的大問題。
大衛.史塔薩瓦吉(David Stasavage)
2023-09-11 05: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與軍隊的特殊淵源
習近平集權的第二項利基,係其與軍隊的特殊淵源,這讓他在甫上任不久便將軍權完全納入掌控。
楊宗新
2023-08-02 06: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紅色血統下的高起步點
習近平在2012年10月中共18大出任中央總書記時,權力基礎並不穩固,一度被外界喻為「史上最弱勢領導」,然而事實卻是,習近平運用一系列手段肅清反對勢力、極大權於一身,至2018年3月「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期間透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後,突破「兩屆10年」(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職位最多兩屆、總共10年)限制已可預期。
楊宗新
2023-07-28 06:10
新聞
政治
遊行群眾遭網軍攻擊 黃國昌喊話賴清德:回想你當年被批的心情
前立委黃國昌與網紅館長日前主辦716公平正義大遊行,訴求司法及居住正義。不過黃國昌指出,參加遊行的民眾竟遭到側翼網軍攻擊,讓他覺得很無言,質疑「台灣現在是變成跟老共一樣,在搞專制集權嗎?」為此他向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喊話,希望賴能回想當年遭到總統蔡英文網軍攻擊的心情,「能不能要這些側翼網軍有點人性?」
王德蓉
2023-07-25 2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核心」集權新時代,中國面臨哪些挑戰?
隨著本周「兩會」的落幕,專家們表示,中國共產黨的舉措是為進一步集權做出的努力,但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內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德國之聲
2023-03-12 21:00
國際
兩岸
中國兩會:正式進入「習近平至上」時代?議程推動集權於黨、削弱公部門
中國年度兩會政協與人大於本周末揭幕,本屆會議的重大看點包含,去年獲得總書記第三任期的習近平將續任國家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同時中國將進行五年一次的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換屆,總理李克強將在最後一次工作報告後卸任。
蔡娪嫣
2023-03-06 01:10
新聞
政治
內政部駁回基隆護海公投 提案人怒:乾脆直接宣布是集權國家
基隆協和火力發電廠規劃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設置天然氣第四接收站(四接),地方擔憂破壞生態,推動「護海公投」反對四接,被內政部駁回認定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對此,基隆護海公投領銜提案人王醒之7日表示,過去林右昌主政下的基隆市政府,難道無法認定是否為地方自治事項?並說明將研擬3個方式來因應。
陳亭蓁
2023-02-08 07:25
新聞
政治
稅收超徵,地方財政卻短缺?蘇煥智揭中央集稅2問題:不解決恐滅村、滅鄉
新任直轄市市長與縣市長於本(12)月25日正式就職。今(29)日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於臉書發文表示恭喜與祝福,並提出建言,呼籲縣市長關注中央集權集稅的關鍵問題。
陳嬿婷
2022-12-30 16:00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專欄
科技
AI
陳宗逸觀點:看看過去想想未來,漫談大眾文化中的科技恐懼症
近來,隨著「大數據」、「網路聲量」和「資料庫」等新興名詞爆紅,許多人開始擔心所謂「數位集權」的出現。尤其是台灣政府新建了一個叫做「數位發展部」的大衙門,看似要建立起台灣版的「數位集權」統治術,和北京的「數位監控集權」相互輝映。從執政黨幾年前醞釀的「數位身份證」遭到科技學者的抵制,以及將所有個資「數位化集中」、「數位足跡遭到廣告使用」等問題,都在在引起現代人的「數位/科技恐懼症」!
陳宗逸
2022-11-13 06:3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繼周觀點:21世紀民主制度的消亡
俄烏戰爭在過去這週又升級了。烏克蘭炸了克里米亞大橋的2天後,俄羅斯對10幾個烏克蘭城市的基礎設施發動報復性攻擊。在北約國家承諾提供哲連斯基所要求的防空武器的同時,俄羅斯率先使用核武的可能性也被提上枱面。雙方領導人好似開著沒有剎車的火車朝對方撞去,這是1個典型的膽小鬼賽局。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為這場戰爭付出最大代價的,必定是烏克蘭的老百姓。
林繼周
2022-10-22 14: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