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隱瞞疫情 文章列表
#
隱瞞疫情
約 2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川普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明居正曝中國最怕這件事:讓台灣入聯只是最輕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月,陸續祭出新政策,為全球政局帶來巨大動盪。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上表示,儘管川普的言論看似不合理,但拼在一起來看,其實每一步棋都是為了對付中國;更透露中國最擔心美國會更改對華政策,最輕可能是台灣進聯合國。
陳明遠
2025-02-23 20: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風評
風評:人品與智商俱毀─完全無法接受
立法院年年審預算,今年「史無前例」特別多;民進黨駡藍白在野政黨凍刪預算之高「史無前例」;藍白在野政黨指責執政的民進黨浮編預算之濫「史無前例」;曹興誠帶頭的所謂「本土社團」「史無前例」地把總預算審查掛勾成「中共精心的策畫」;這些都不足為奇,最最最「史無前例」的是中央機關集體腦殘,說著不必腦筋急轉彎就知道的「假訊息」,而一缸所謂媒體人、文化人、創作人,忙不迭地在臉書分享民進黨政「中央廚房」產製的假訊息,跟著呼喊「大罷免」。
主筆室
2025-01-23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網路資訊為何「斷崖式」消失?「習近平執政,紅線多到難以預測」
中國網路上的資訊正呈現「斷崖式」消失,特別是2005年之前的訊息,許多現在已經搜尋不到。專家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當局對資訊監管進一步收緊,許多過去流通的資訊現在都因為踩當局紅線而被消失,這種消除記憶的做法猶如文革。
美國之音
2024-06-13 15:52
新聞
國際
兩岸
拿尼斯湖水怪諷中國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 比利時漫畫家不怕被打壓:北京若想回應就該用這方法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日前直言,中國濫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使國際無法從台灣貢獻專業中獲益,而比利時漫畫家萊克特創作政治漫畫,以尼斯湖水怪傳說諷刺中國說法。他告訴《風傳媒》,自己了解此議題,若中國要回應其創作,希望以漫畫模式才公平。
簡恒宇
2024-05-16 15:00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高耀潔─為國家解決問題却成了國家的敵人
高耀潔:河南中醫學院教授,婦科腫瘤專家,退休後轉向愛滋病防治工作,揭露河南賣血經濟產生的艾滋病氾濫,被稱為「中國防愛第一人」。屢受中共政權之迫害,二零零九年八月,以八十二歲高齡出走美國。
余杰
2023-12-16 05:5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北安全對話》「拒止威懾」對台灣至關重要 前美國安顧問博明盼日本發出更明確訊號
面對潛在的中國進犯狀況,威懾成為台灣必須提升的部分,而美國前國安顧問博明8日在台北安全對話活動上強調,嚇阻的成本比戰爭的低,因此台灣應著重於「拒止威懾」,即部署足夠軍事力量進行嚇阻,並稱日本在台海局勢形同「搖擺國」,期盼日本能更進一步談論如何應對中國犯台。
簡恒宇
2023-11-08 18:30
評論
國際
專欄
舒緗家觀點:鬼話「北約東擴」 正名「西奔北約」─十大迷思VS一個真相
被譽為「國際關係研究學界巨擘」的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去年底接受「風傳媒」採訪,繼續堅持其觀點,認為美國和西方錯誤的「北約東擴」姿態,是烏克蘭戰爭的誘因。這實足令我訝異:連這位「巨擘」級的教授,也信了「北約東擴」,這個在我看來是十足的「假議題偽概念誤導詞」?
舒緗家
2023-05-04 1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黃偉俐觀點:指揮官們防疫勞苦有功,但耍賴說謊的行政責任仍該嚴格對待
「醫生,疫情好可怕,死了好幾千人。」
黃偉俐
2022-07-14 15:00
國際
北韓通報「6死、18萬人隔離」!金正恩昨承認「零確診」破功,今傳爆炸式蔓延
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兩年多之後,金正恩12日終於在朝鮮勞動黨的政治局會議承認北韓已出現新冠確診首例,但朝鮮中央社的報導完全沒有提及目前確診人數,僅稱5月8日就在疑似病例的檢體中確認Omicron亞型BA.2病毒的存在。不過朝中社第二天(13日)證實,北韓目前有18萬人接受隔離治療、6人死亡,但北韓官媒依舊沒有提及確診人數,僅稱「死者中有1人BA.2確診」。
李忠謙
2022-05-13 19:47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確診數創2年新高!吉林學校爆大規模交叉感染,學生哭喊: 「快變成下一個武漢」
疫情遍及半個中國,吉林一家學校疑瞞報疫情丶粗暴封校,導致大量交叉感染。有自稱該校學生控訴,校內有陽性確診者昏迷「挺死」,遭隔離的學生沒有水和衛生巾,也不讓上廁所。
德國之聲
2022-03-13 0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該為新疆人權危機負責嗎?鄭國恩:他對新疆問題也是「親自部署、親自指揮」
1月20日,法國議會下院通過決議指控中國當局在新疆針對維吾爾族人犯有「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並呼籲法國政府「在國際社會和外交政策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必要措施保護該少數民族」。英國議會下院以及荷蘭、加拿大議會去年也通過類似的指控中國當局踐踏維吾爾族基本人權的決議。國際社會對新疆維吾爾族人權問題的關註一方面是基於受害者的證言,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對洩露到外界的中國政府的內部文件的研究。德國的研究者鄭國恩(AdrianZenz)是這方面的著名研究者。
美國之音
2022-01-25 23: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進擊的吹哨人與新聞記者
由李奥納多與珍妮佛主演「吹哨人」角色的NETFLIX《千萬別抬頭》電影在台灣引起廣大討論,接著日本知名演員米倉涼子主演的日劇《新聞記者》,同樣描寫「吹哨人」的吹哨揭弊和被當權者打壓抹黑也引起廣大迴響。
黃德輝
2022-01-19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仁醫李文亮吹哨兩週年,上萬網民留言懷念:李醫生新年快樂,我們會永遠記得你!
12月30日是有良心醫生之稱的已故武漢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首次就新冠疫情「吹哨」兩週年的日子。在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全球,西安封城仍在持續的情況下,成千上萬的中國網民在李文亮生前微博的留言區留言,對這位當初為疫情拉響警報並因此而曾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醫師表達尊敬與懷念之情。
美國之音
2021-12-31 1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報導新冠病毒無罪!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入獄絕食,體重不到40公斤,各方呼籲北京放人
自去年5月入獄以來,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持續絕食抗議長達一年半,雖然獄方強迫鼻餵灌食,但她近期的體重仍掉到40公斤以下,「健康遭受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家人擔憂她有生命危險,希望中國當局能核准她保外就醫。對此,無國界記者組織11月4日也發出緊急聲明,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張展,並呼籲全世界的民主國家政府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施壓。
美國之音
2021-11-06 14:00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新冠病毒從何而來?美眾院共和黨調查報告:最初可能來自雲南某洞穴,武漢病毒所最遲在2019年9月意外洩漏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共和黨人8月2日公佈了新冠病毒起源的最終報告(補充部分)。這份報告指出,「優勢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武漢病毒研究所在「2019年9月12日之前的某個時候」意外洩漏的。後來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基因操作的結果,而起最初很可能是在2012至2015年之間在雲南省的⼀個洞⽳⾥所收集到的。
李忠謙
2021-08-10 12:19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葉家興觀點:恐懼中國─事實、迷思或計謀?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Sherman)上月底(7月25日)抵達天津,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翌日與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面,為10月元首峰會進行鋪路。這是拜登總統就任七個月來,美方最高層級的官員來訪。會晤前雙方都以制裁手段下馬威,為自己的談判增加籌碼。劍拔弩張,頗有一觸即發的火藥味。
葉家興
2021-08-06 07:10
VIP
國內
調查
HIV感染者成疫調難題 專家一語卸心防:不是要知道有幾個性伴侶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目前平均維持每日新增2位數確診者,當中HIV感染者也在其中占一定比例。據知情人士表示,先前在疫調過程中,確實有一些疫調未吐實狀況發生在這群體之中,而除了疫調困難,疫調結果出爐後,依法必須保障這些HIV感染者,因而要如何公布相關足跡,就需要一些智慧。據悉,北市府目前的做法,是在疫調時,對於某些特定活動,會讓此群體以其他理由或說法來替代,彼此有個默契。台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陳亮妤表示,要做的是疫情調查,不是道德批判,也認為社會有些標籤化這群人。
方炳超
2021-07-26 08:10
風生活
新增16例本土確診、5例死亡!三級警戒即將解封,醫師點名2場所恐讓疫情再度爆發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6例,境外移入9例,總共25例(包含5例死亡)。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當中,台北市有9例、桃園市5例、新北市2例。
楊明允
2021-07-21 14:04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共新起反抗意識「躺平主義」,美國加碼「天下圍中」!
台灣在太陽花運動之後,網路上曾經流行相當一陣子的「小確幸」。
陳昭南
2021-06-26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研製疫苗提升抗疫戰略自主性
國內正為台北好心肝診所施打疫苗衍生的特權超車問題糾纏不休,核心是國內疫苗短少;此前國產疫苗解盲以及伴隨的科學倫理問題,也占據報端大題,核心則是對國產疫苗的信心問題。綜觀亞太各國紛紛建立疫苗自主能力,長遠來說,疫苗自製能力是國家安全戰略的一環。
令狐台
2021-06-16 05: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