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陸基反艦飛彈 文章列表
#
陸基反艦飛彈
約 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中國沿岸將進入自衛隊攻擊範圍!增強「敵基地攻擊能力」,日本考慮在九州部署飛彈
共同社16日獨家報導,為了建構「敵基地攻擊能力」,日本政府正在評估在九州優先部署陸基長程飛彈,用來作為破壞他國境內飛彈基地等設施的「反擊能力」。共同社引用知情人士說法,稱最快將在2025財年開始部署。
國際中心
2025-03-16 13:5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精銳陸戰66旅被當新兵?美軍來台協訓竟教這基礎訓練 軍方人士傻眼
為應處中共對台斬首行動和北部紅色海灘潛在威脅,國防部核定海軍陸戰隊精銳66旅的作戰指揮權,由第三作戰區改為參謀本部,作為參謀本部直屬戰略預備隊,66旅將與憲兵共同肩負首都防衛任務,另外,66旅編制也將進行調整,裁併戰車營、砲兵營,並增設無人機部隊。由於肩負大台北衛戍任務,據透露,美軍人員在整編、訓練過程中,也扮演著頗為重要的角色。
張曜麟
2025-02-20 08:30
新聞
政治
軍事
強化中樞防衛!海陸66旅改由參謀本部指揮 增設無人機部隊衛戍大台北
為應處中共對台斬首行動和北部紅色海灘潛在威脅,國防部核定海軍陸戰隊66旅的作戰指揮權,由第三作戰區改為參謀本部,作為參謀本部直屬戰略預備隊,與憲兵共同肩負首都防衛任務,另外,66旅編制將進行調整,將裁併戰車營、砲兵營,並增設無人機部隊。
張曜麟
2025-02-04 13:17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黃柏彰觀點:台灣國軍曝光自己飛彈佈署
某天,中國再次發動了環台軍事演習,解放軍軍艦和戰機圍繞台灣進行武力威嚇。台灣則緊急佈署國軍部隊到各地防衛,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台灣的機動反艦飛彈部隊,這些飛彈可能是阻止解放軍船艦登陸台灣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台灣這邊不知情的是,飛彈部隊的行蹤早已曝光,他們的待命位置早就被對岸情報系統即時掌握,如果中國決定這天攻台,這些台灣飛彈部隊很快就會被殲滅。
黃柏彰
2024-11-11 07: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戰力保存確實有軟肋!擋住中國第一擊 海鋒大隊最大威脅不在擺拍
2024年5月、10月間,解放軍因不滿總統賴清德談話,先後發動「聯合利劍」系列軍演對台武嚇,我國軍各部隊排開備戰陣勢應對,毫不示弱,如海軍海鋒大隊的機動雄風反艦飛彈車就現身沿海定點,發射架升起模擬反制遠海共艦的場景,透過媒體、網路社群廣為傳播,頗有安定台灣民心之效。只是,這類公關性質濃厚、形同「擺拍」的作為,不但與實戰狀態具明顯落差,還被認為有洩露機動路線及戰術位置的疑慮。
晏明強
2024-10-30 08: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李志堯
2024-07-04 07: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軍售交貨超慢》學者籲善用總統撥款權 有助促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
為了解決美國延遲交付台灣軍購項目的問題,美國4月生效的印太安全援助法案,提到以總統撥款權來加速交貨。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葛梅茲直言,美國還可藉此促使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策略,只是總統撥款權僅限現有庫存項目,所以美國政策制定者仍須尋找其他方案,解決台灣長時間等待交貨的情況。
簡恒宇
2024-06-15 17: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挺台」不能說的秘密!石垣市長一句「台灣是世界承認的國家」,為何檯面下暗潮洶湧?
5月20日剛落幕的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日本方面風光派出史上人數最多的訪問團。來台觀禮的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在社群平台X發文寫了一句「台灣是世界上承認的國家」,在台灣輿論中被視為「友善」、「挺台」,但這句話卻在沖繩(琉球)當地引起小不的政治震蕩,地方人士擔憂因此被捲入大國紛爭,中山義隆23日在記者會上還為此專程出面說明看法。
張鈞凱
2024-05-25 07:2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美國新武器加入印太布局,有助嚇阻中共犯台?
根據《紐約時報》3日報導,自2019年退出與俄羅斯的《中程飛彈條約》以來,美國得以在亞洲各地開發、部署大量小型移動發射裝置,用於先前被禁止的飛彈類型。這些武器現在被視為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關鍵因素。在4月份美國與菲律賓的軍事演習中,美國陸軍首次進駐第一島鏈的新型飛彈發射裝置「堤豐」(Typhon,又譯「泰風」)就是一例。
蔡娪嫣
2024-05-05 15:18
新聞
政治
軍事
「濱海作戰指揮部」將參與漢光40號演習? 海軍曝未納驗證:編設還在評估中
漢光40號演習將於7月進行實兵演練,由於海軍接下來將把海鋒大隊、飛彈快艇等部隊整併為「濱海作戰指揮部」,對於是否在今年漢光就會納入驗證,海軍司令部表示,編設仍在評估中,並不會在此次漢光驗證。
張曜麟
2024-04-09 12:05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蔡英文走一趟東部 台灣防「團滅」秘密基地罕見曝光
8月14日,總統蔡英文前往東部地區慰勉駐軍,其中又以身為戰力保存關鍵要處的空軍「佳山基地」,機敏級別最高,過去少有內部影像曝光。此次,總統府事後發布一張,總統與官兵在F-16VBLK20戰機前合影的照片,背景為似隧道,且四通八達的室內設施,與佳山基地內部形象相符,引發討論。
蘇仲泓
2023-08-17 08:20
新聞
政治
軍事
漢光首日》海軍力行不對稱作戰 海鋒飛彈發射車機動、快速布雷艇現蹤
國軍「漢光39號」演習7月24日登場,首日以戰備轉場與戰術機動為主,近年有擴編之勢的海軍海鋒大隊飛彈發射車,清晨進入戰術位置待機,準備以反艦飛彈攻擊敵艦。此外,同被視為不對稱戰力的水雷,亦在時限內讓雷體進入待命階段,作業罕見影像曝光。
蘇仲泓
2023-07-25 17:00
VIP
政治
軍事
政經解密
萬噸巨獸低調成軍!揭密「玉山艦」運補、救災外的最大價值
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艦」19日成軍,儘管典禮低調未開放,僅由海軍司令唐華上將主持,不過作為國艦國造政策截至目前執行的代表性項目,玉山艦的價值,遠比運輸艦主責的運補、救災更高,且在戰時、離島遭敵軍奪取、攻占時將更能顯現。玉山艦全艦搭載逾30枚防空飛彈,讓過去被認為兵力難以送達當地的規復作戰,如今變成具體可行的手段。
蘇仲泓
2023-06-21 08:4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共軍航母對台作戰的運用模式
中共海軍航母「山東號」於今年4月5日在台灣鵝鑾鼻東方約200海浬現身之時,美國海軍航母「尼米玆號」也出現在台灣東部約400海浬處,雙方對峙、互相牽制意味濃厚。與此同時,這個特殊情況隨即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對於兩者戰力孰優孰劣及構成台灣東部軍事基地隱患的評析,論者仁智互見、各有千秋。
李志堯
2023-04-21 15: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周永秦觀點:不對稱作戰的虛與實
CSIS近期轟動臺灣的兵推激發許多臺灣防衛上的思考,當中想當然再談臺灣必須發展不對稱的老調,走向一直為美方所青睞的「豪豬戰略」(porcupinestrategy)。兵推中海空軍在兵推的脆弱性相當直觀:海軍26艘主力艦全數被殲、空軍被殲一半,大多被毀於地面,其他倖存飛機對空戰的貢獻微乎其微。據此,報告建議臺灣要多買些如標槍和刺針等「輕便且隱蔽的武器」,也要多發展些可遂行反封鎖作戰如岸基反艦飛彈、機動式防空飛彈等武器。
周永秦
2023-03-02 14:4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戰爭啟示錄-戰略篇》俄烏戰爭迫台灣轉向「不對稱作戰」 灰色地帶衝突、大軍團角力牽動國軍戰略天秤
遠在歐洲開打的俄烏戰卻在台灣產生重大軍事衝擊?「不對稱作戰」之說躍上檯面,但軍方仍為此「內戰」,凸顯該戰略仍有致命弱點?除了戰略,台灣建軍又該有那些調整?在俄烏戰爭一周年前夕,風傳媒特別策畫《戰爭啟示錄》,深入探討俄烏戰爭的現在、過去與未來、以及台灣可從中學到的教訓。
蘇仲泓
2023-02-22 16:40
新聞
國際
軍事
因應中國威脅,日本要買500枚戰斧飛彈:建構「攻擊敵方基地」與「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
日本政府初步決定2023年度起5年內購買美國製戰斧巡弋飛彈,預定在2023年度預算案中編列2113億日圓(約新台幣490億元)的費用,並在今年度簽署概括合約。
中央社
2023-02-14 20:00
新聞
政治
軍事
蔡英文視導澎湖駐軍 蛙兵秀戰鬥射擊 反艦飛彈射堡曝光
總統蔡英文今(30)日前往澎湖視導,其中作為防區精銳的陸軍兩棲連,在總統面前實施戰鬥射擊及快速反應射擊演練,大展進階戰技訓練成果,而在海軍海鋒中隊部分,根據軍方畫面,隱藏在某射堡內的雄風反艦飛彈發射箱,也在行程中曝光,凸顯澎湖位處要衝,極具戰略價值,是國軍屏障台海的重要防線。
蘇仲泓
2022-12-31 08:09
新聞
國際
軍事
日本防衛預算大幅擴增,如何影響中日關係與亞太軍備競爭
日本政府12月23日通過內閣會議,決定2023年度防衛預算為6.8兆日圓(約4000億港元),比2022年度預算暴增26.3%,引發各界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2-12-29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日本新版安保3文件》 內容明載擁有「反擊能力」、為台灣有事做準備
在區域緊張和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戰爭恐懼之際,日本16日表示,將開展過去難以想像的3200億美元建軍大計,使其具備以飛彈打擊中國的能力,並為持久衝突作好準備。
中央社
2022-12-18 03:00
1
2
3